在上海北京西路919號的梧桐樹下,一所承載著124年歷史的名校靜靜生長——這里是上海市愛國學校,從1901年蔡元培先生創辦的女學起步,歷經愛國女學、愛國女子中學、愛國中學,2003年遷至現址,始終以愛國為魂,書寫著為民族育才、為時代鑄人的故事。
紅色基因
英雄血脈里的精神燈塔
學校的歷史,是一部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的奮斗史。這里走出了響應“一二·九”運動的胡氏兄弟、紅軍婦女獨立團團長張琴秋,更有“甘愿征戰血染衣”的抗日女英雄李林。
1933年,李林以上海愛國女中學子身份加入抗日救亡青年團,寫下“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她在抗戰最艱難時為掩護突圍壯烈殉國,年僅24歲。
如今,李林烈士的塑像靜靜佇立在浸潤著愛國情懷的校園里。每年清明,師生們都會在此緬懷先烈,傳承使命。英雄的精神早已融入“愛國人”的血脈。
五育并舉
立體課程里的成長密碼
百年前蔡元培“造成完全人格”的初心,如今化作“健康人生、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學校以立體課程為抓手,構建貫通小初的五育并舉體系:
德育鑄魂:紅色校史講壇、場館研學、自然探索,讓家國情懷扎根心田;全員導師制、家長課堂,為每個孩子定制成長方案。
智育啟思:語文從《三字經》到《穿在身上的中國》,浸潤傳統文化;數學用《國際象棋》練思維;英語磨聽說,科學玩項目化學習,讓知識“活”起來。
體育立本:打破場地限制,把走廊當跑道、教室變球場;排球課程分階段融入日常,趣味賽事點燃熱情,踐行“五育首在體育”。
美育、勞育同步滲透,讓每個生命在多元滋養中拔節生長。
師者匠心
專業成長中的育人底氣
一支“精于教、善于研”的師資隊伍,是學子的引路人。近三年,114人次在市、區青教賽、班主任大賽等賽事中獲獎;跨學科教研、專題培訓,讓新課標理念扎根課堂;小初貫通教學探索,讓教育更連貫。在這里,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同行者”。
從愛國女學到愛國學校,變的是校址,不變的是為民族育才的使命。如今的愛國學校,已是上海市新優質項目學校、上海市“排球一條龍”的項目學校,斬獲“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上海市綠色學校”和“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實踐基地”等多項榮譽。
百年風雨,弦歌不輟。當清晨的陽光灑在李林雕像上,當孩子們在走廊里奔跑歡笑,這所學校正以更鮮活的姿態,續寫著“愛國”二字的時代注腳——它不僅是一所學校的名字,更是刻在每一代學子心中的信仰:心懷家國,向上生長。
記者:袁文君
圖片:上海市愛國學校
視頻:袁文君、雷蕾
編輯:袁文君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