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寶山校區校園內泮池能見度不高
上海大學的泮池,也有望像華東師范大學的麗娃河一樣美了。今天,上海大學學生周茉向新民晚報夏令熱線反映相關情況后,相關部門表示,將把提升泮池水質作為“水美校園”建設試點進行推進,學生的期望將指日可待。
今天打進夏令熱線的上海大學學生周茉
“我是上海大學的一名學生,想反映一下寶山校區‘泮(Pàn)池’的問題,”今天上午,周茉一撥通新民晚報夏令熱線,就打開了話匣子,“我經常路過那里,看到池水挺渾濁的,夏天高溫時還會爆發藍藻——這可是我們學校的文化地標啊,現在這樣很影響校園環境。”周茉說,上次去華師大,看到麗娃河治理后特別清澈。學校的泮池能不能也治理一下?
對于周茉的期待,市領導立即介紹了上海正在試點的“水美校園”舉措,隨后就給了周茉一個能看到希望的回復:“你提到的水渾、藍藻問題,確實影響美觀和生態;我們會馬上轉給水務和相關部門,請他們盡快研究,拿出治理方案,來推動這項工作。”
原來,去年開始,市里水務部門和教育部門就在大力推進“水美校園”試點建設,目標是在2027年前推進不少于10個校園的水環境提升(上海大學也在這10個試點當中)。“水美校園”就是從“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水景觀、水文化”幾個方面一起發力,通過截流控污、活水循環、生態修復等措施,讓校園里的河道不僅水體清澈,還生態美麗,讓大家學習生活更舒心。
記者趕到上海大學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已在上海大學泮池邊。“這里的水質還要進一步提升。”拿著塞氏盤測量水體透明度的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研二學生唐文虎解釋,泮池水體封閉,氮磷含量比較高,溶解質也比較高,水生態比較脆弱,透明度不到50厘米,水里的植物因陽光照射不到位,光合作用不充分,才使得夏天富營養化,從而出現爆發藍藻。
今天上午,相關機構檢測人員提取上海大學寶山校區泮池水樣
今天上午,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老師和學生在校園內泮池檢測湖水清澈度
對于這樣的情況,寶山區水利管理所副所長吳嬿表示,將從水安全、水體清澈度、濱水空間、智慧水務、上大校園水文化等方面進行設計,做好“水美校園”創建工作,并與市水務局加強溝通,爭取盡早立項開工。市水務局相關部門表示,將做好上海大學“水美校園”立項工作,項目一旦實施,上海大學學生們的期望將指日可待。
“優美的水環境不僅是校園景觀的點睛之筆,更是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涵養師生情操的寶貴資源。”上海大學后勤保障部物業管理中心綠化副主管金立方表示,學校將全力支持"水美校園"建設,積極、主動地與市、區、鎮相關水務部門攜手并肩,密切合作,共同推進校園及周邊水系的治理與改善工作。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羅水元
圖 片 |張龍
編 輯 | 海岸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