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7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相鄰的拉孜縣受災嚴重,但拉孜縣的吉角村“逃過一劫”。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聯絡組拉孜小組組長,拉孜縣委常務副書記、政府常務副縣長宮愛如至今都會說“好險好險”。
遷入安全新居
拉孜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的中部,是上海對口支援的日喀則五縣之一。吉角老村距縣城30公里,海拔近4900米,是全縣海拔最高的村莊。這里年平均氣溫低于零攝氏度。“冬季老百姓用水、用電困難。而且居住的房屋非常簡陋,多為土石結構。這個村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不完善,生存環境可謂惡劣。”宮愛如說。全村共37戶143人,畜牧業和外出務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村民增收渠道有限。為破解這一民生難題,上海援藏與拉孜縣委、縣政府統籌推動,圍繞“中央要求、拉孜所需、上海所能”,于2022年啟動吉角村整體搬遷項目。
原來的吉角村
現在的吉角村
搬遷分三期進行。一期解決居住問題,二期發展公益和商業配套,三期完善黨建及睦鄰公共服務,系統性推進搬遷與后續發展。2023年11月,吉角村整村搬遷到了位于縣城核心區域的楊浦路,海拔降低了800多米。新居寬敞明亮、設施齊全,全村143名村民從此告別了高、苦、難。
不料,今年1月就發生了6.8級地震,吉角老村離震中近,加上老房子是土石結構,年久失修,在地震中幾乎全部倒塌,而吉角村新居僅僅受了點“皮外傷”。“如果沒有從老村搬過來,我們可能連命都沒了。”地震后,吉角村村民從心底里佩服吉角村整體搬遷項目的前瞻性。
智慧社區獲獎
現在,拉孜縣里最具有科技感的社區可能要數吉角村了,這里擁有全縣首套智慧社區管理系統。這是上海援藏干部和拉孜縣委、縣政府幫助村民轉變生活方式、融入新環境、增進發展信心的具體實踐。
安全、綠色、智能,這是吉角村村民對智慧社區的真實感受。吉角村智慧社區項目于2024年6月投入使用,配備負氧離子監測、停車管理、供暖等11套智能化系統,著力破解社區治理、環境監測等問題。在智慧社區管理下,村民對牛糞取暖的危害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越來越適應光伏取暖。村民桑珠說:“以前燒牛糞,孫子總咳嗽。現在用上太陽能,家里干凈又暖和。”
吉角村公益和商業配圖項目(照片均為受訪對象提供)
吉角村智慧社區項目榮獲2024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城市賽道數字城市金牌項目,這是西藏首次,也是上海援藏項目首次獲得該賽事金牌。
易地搬遷、智慧化管理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享受到便捷優質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在上海援藏支持下,吉角村商業配套項目中打造了縣級共享助農直播間,扶持村合作社發展,提高風干牦牛肉等特色農畜產品知名度和銷量;積極引進洛子科技、咖啡、餐飲等商貿服務業。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轉變了就業觀念,學技術、開餐館、辦建材店,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吉角村整村搬遷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遷移,更是生活方式、發展動能、治理理念的全面升級。宮愛如說:“我們將持續推進該項目,總結推廣經驗,激發創新活力,助力西藏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現代化。”
原標題:《【身邊的美好】上海援藏:把拉孜縣海拔最高的吉角村“整搬”到縣城》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魯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