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000公里的山河,歷經1000多個日夜,“通化”的名字深深烙印在喜馬拉雅南麓的吉隆大地。三年光陰,吉林省第八批援藏通化市工作組(以下簡稱:通化市援藏工作組)將故鄉的牽掛深埋心底,把組織的重托扛在肩頭,以“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錚錚誓言,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生命禁區奮力書寫著推動發展、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時代答卷,為雪域邊陲注入勃勃生機與溫暖力量。
2022年7月,通化市援藏工作組扎根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三年時間,他們克服高原反應、條件艱苦等重重考驗,在日喀則市委、市政府及吉林省第八批援藏中心組的領導下,在通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持續深化智力支援,推進醫療教育事業發展,擴大特色種植養殖規模,推動邊境貿易向規模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躍升,助力吉隆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行穩致遠。
黨建鑄魂,鍛造高原鐵軍——
通化市援藏工作組抵達首日便成立臨時黨支部,以制度筑牢根基。出臺涵蓋項目管理、學習、安全等7項制度,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更將課堂搬到一線:走進鄉村農戶調研,在振興前沿錘煉本領;開展“進藏為什么”大討論,叩問援藏初心;遠赴阿里祭掃孔繁森烈士墓,讓“援藏精神”融入血脈。理論學習小組持續深學黨的治藏方略、民族政策及當地實情,為精準援藏儲備智慧力量。
5180萬元投入,援藏項目花開高原——
通化市援藏工作組科學調整“十四五”規劃,將5180萬元援藏資金精準投向醫療、教育、產業、人才培養、交流交往交融、組團援藏等6大領域13個項目。
“組團式”援藏,智志雙扶創新篇——
通化市援藏工作組通過“組團式”精準援藏模式,在教育、醫療、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開展對接交流培訓,對口援建項目、組團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項目、組團交往交流交融項目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后組織專業技術人才培養17批次339人次(其中,赴通化市12批次158人次);組織吉隆縣學生研學、村干部掛職、合作社區跟班培訓赴通化市交流交往交融5批次74人;組織通化市醫療、教育、農科專家15批次71人組團赴吉隆縣交流指導工作。
口岸騰飛,邊陲小鎮聯通世界——
吉隆毗鄰尼泊爾,通化市援藏工作組助力吉隆打造開放高地,立足產業做強邊境貿易,對外貿易額不斷攀升;積極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園區更加現代化、智慧化,通關效能極大提升;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電商平臺、外貿企業落戶吉隆。
時光荏苒,初心如磐。2025收官之年,通化市援藏工作組誓言站好最后一班崗。回望三年援藏歷程,累累碩果已深深融入吉隆發展的年輪,惠澤萬千百姓。三年耕耘,通化援藏人用實干在雪域高原鐫刻下“漢藏一家親”的溫暖印記。
記者:李蘊涵 黃碩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劉佳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