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他扶起困乏無力的雙腿,身體被一輛老舊摩托車馱著,往家的方向而去。如果沒有這摩托車,他實在無力把自己擺渡回家了。
這20多年以來,一件生命中異常重要而近乎神圣的事,每天都在等著他回家,等著他把在高凳上站立一整天的身體放平,也放平自己深藏著的鮮活而富有的靈魂,拿起那部破舊的手機,開始寫字。
他一筆一畫地寫,端莊而虔誠,虔誠而端莊。
在小小手機屏幕上寫500字左右,這是他每晚必做的事。
這是他給自己確立的標準,這也是多年來雷打不動的練筆習慣。
20多年過去了,從零散練筆到成段成篇,從成段成篇到短篇小說,從短篇小說到中篇小說,從中篇小說到長篇小說,直到2023年底,他終于完成了一部25萬字的長篇小說《駝峰山下》。
他是白保林,來自綏德縣,客居榆林城,一邊打工,一邊寫作。
1
這是一座人稱“駝城”的塞上古城——榆林。
白保林,是一位奔走于這座老城各個角落的油漆工。
白保林在給墻面刮膩子。資料照片
1979年9月30日,白保林出生于綏德縣定仙墕鎮英山村。
3歲前,母親病逝,缺衣少食是常態,更別說享受童年樂趣。
1994年夏秋之交,白保林15歲,本該升入初中二年級,卻因家庭困難被迫輟學務農。三年的農耕生活,逐漸把他磨煉成一個灰頭土臉的小農民。每當夕陽西下,他扛著沉重的老镢頭站在貧瘠的山峁上,悵望著高低起伏的深山溝壑,心底空蕩蕩的。連綿不盡的大山像一串鐵鏈子把村莊鎖住了,大山之外究竟是何方?
1997年春種過后,白保林走出村莊開始打工。
火辣辣的太陽烤炙著,我拉著一車混凝土奔走在凹凸不平的廠道上,肚子里灌進的自來水“咕嚕咕?!钡胤打v著,似乎要從喉管冒出來,咽喉卻依然干燥得火辣辣的。一雙密不透風的黃膠鞋幾乎要把雙腳蒸熟,打起血泡的雙手很難把握推車的平衡。我盡量俯下身子,借助自身的重力往前推,車子卻如倔脾氣的老牛,不往前走一步……
——白保林《掙扎》(2001年)
幾經輾轉,白保林來到榆林,拜了一位既會木工又會油漆的師父。那是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衣服破了,沒有錢買;頭發長了,再多長一段時間;黃膠鞋破了,他拿細鐵絲一次次穿起來;想家了,沒有寫信的時間,更拿不出郵寄費,只能把思念壓在心底,寫在紙上。
閱讀和寫作,成為他學徒生涯中唯一的心靈慰藉。
可惜好景不長,白保林又扛起鋪蓋卷,開始漂泊。他并沒有爬上回家的客車,而是從榆林城南走到城北,再從城北走到西沙,一棟棟高樓,一戶戶民房,挨著打問營生。當他拖著虛弱無力的身子灰溜溜地走出一個工地時,卻嗅到一縷飯香,殘忍地撩撥著他空蕩蕩的胃。
我望了一眼四周,壯著膽子走進廚房。
廚師是一位40多歲男人。
“叔叔,能不能給我吃個饃……我實在餓得不行了?!?/p>
廚師顯然有些震驚,上下打量著,遲凝了一下,向院子里掃了一眼,快速拿起一個碩大的饃遞給我:“趕緊走!操心別人看見!”
我一把將熱氣騰騰的饅頭藏入懷里,連句感激的話也來不及說,幾步溜出工地。對一個深度饑餓的人來說,一個饃,那是海里的一滴水,然而那個熱饃像一?!岸ㄐ耐琛弊屛一秀钡纳眢w平實了很多……
——選自白保林《掙扎》
蒼天不負有心人,幾天后,他終于被一位掌柜雇傭刮膩子了。
白保林誠實穩重、勤奮努力、做活細致,很受行內人信任。雖然暫時有了穩定的營生,他依然不敢懈怠。那些年,他總是饑渴難奈地走過街頭,舍不得買一根冰棍;為節省一元公交車費,走得兩腿發軟;每當閑睱,工友們玩撲克牌,他總是默默離開,躲在角落繼續干活……
他所付出的只有他知道,他的心也只有他才明白。
他渴盼希望的種子生根發芽,期待自己的夢想開花結果。
經過幾年努力,白保林終于還清家里債務,并有了一小筆積蓄。
他咬緊牙關暗下決心,為擺脫困境,為走出深山,不懈努力。
當年20歲左右的白保林,奔走在正待開發的榆林城,感到自己的身體里也滋生出一股蓬勃朝氣,催發著深埋心底的夢。
塞北的冬天格外寒冷,早晨也來得有些遲緩,清冷的街頭零星可見穿著黃馬甲的環衛工人。我身著單薄的衣衫,騎著嶄新的自行車,沿著榆溪河向工地趕去。透過朦朧的晨光,依稀看到水面上漂浮著許多冰棱。河水艱澀地流淌著,時而悄無聲息地繞過艱難險阻,時而傳來陣陣歡快的喧騰,在永不間歇的前進中掙扎著,也吶喊著……
——選自白保林《掙扎》
2004年春天,經過前后七八年的辛苦打拼,白保林終于攢了一點錢,在西沙寨城莊買了兩孔宅基地。與甲方簽訂購買合同那日,白保林顫抖著雙手遞上浸滿汗水的幾萬元現鈔。
這是白保林平生做的第一件大事。
淚眼迷蒙中,他依稀看見那希望的種子開始萌發了。
2004年是白保林的幸運年。這年春天,他購買了宅基地;這年夏天,經人介紹,他認識了深愛他的妻子張寧梅。這女子真誠樸實,善良包容,她同情白保林的境遇,欣賞他的人品,尤其了解他在忙碌艱苦的工作中依然熱愛文學并筆耕不輟,更是心生歡喜。
白保林在給墻面刮膩子。資料照片
當時,白保林的活兒特別多,很忙,只能在下工后約見張寧梅。張寧梅沒有一絲怨言,兩顆年輕的心慢慢靠近。有一天,白保林把自己長期練筆的本子交給她,張寧梅,一頁一頁認真讀,漸漸萌生愛意。
2004年下半年,兩人順利戀愛、訂婚、結婚。
自此,張寧梅,這個好女子,如“梅”一樣賜予白保林浪漫的詩意,更以“寧”的力量給予他生命的安寧守護。
2005年春,夫妻倆籌劃修筑新房。工人不夠用,白保林就是工人;匠人缺了,他舉起瓦刀就做匠人。他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奔波不息,時而買料,時而干活,經過漫長煎熬,房子終于完工了。
朋友心疼地說:“保林像一條蛇,活活蛻了層皮?!?/p>
經歷了這一切,白保林瘦骨嶙峋,卻也歡喜無比,仿佛重生。
然而片刻喜悅之后,白保林心頭又不禁升起致命的空虛。置身于這座飛速發展中的城市,他明白,作為外來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還要付出很多。他并不滿足于小日子的滋潤,他更想以文字的方式表達一個奮斗青年與蓬勃時代的交融與回響。
2
文學,始終是白保林埋在心底的夢。
至今,他依然保存著兩張泛黃的簡筆畫:
一張為生活而畫,作于2005年2月:一棵被砍掉的樹,只留一截樹樁,即將干枯的樹樁卻生出一根嫩芽,長出兩根枝條,枝上葉片相依。畫幅上,左右對稱,豎寫兩行字:再苦再難,也要堅強;下邊橫寫兩行字:生活充滿艱辛萬難,逆境中我將勇往直上。
一張為文學而畫,作于2009年正月:一稈細嫩的枝條,迎風艱難生長,枝頭一朵花絢爛綻放。左右對稱,豎寫兩句話:生命有時弱不禁風,夢想卻在枝頭綻放。
白保林常年勞作在工地上,沒有太多時間看書,只能站在高凳子上,一邊干活,一邊鎖定“喜馬拉雅”聽播音小說?!都t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老人與?!贰栋倌旯陋殹贰鹅o靜的頓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鹿原》《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主角》……這數十部作品,都是他免費聽來的,有的作品聽了好幾遍,比如《曹雪芹傳》《早晨從中午開始》,受益匪淺,并為日后創作計劃做好準備。
2017年11月底,白保林以業余文學愛好者身份第一次參加榆林市榆陽區作家協會培訓活動。之后,他漸漸融入這個溫暖的大家庭,相繼加入榆陽區作家協會、榆林市作家協會,散文、詩歌、小說作品刊發于《陜北》《榆林日報》《榆林新青年》《紅石峽》等地方刊物。
2019年夏,榆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陜北》雜志第三期“閱讀面”欄目隆重推出白保林的小說、散文、創作談,并在“卷首語”中著重介紹他的生活現狀、寫作狀態和精神意義。
2019年秋,白保林構思數年的長篇小說《駝峰山下》地形地貌圖手繪完成:山川溝壑、窯洞人家、小河石橋,清晰可辯,有序可尋;家庭成員、人物姓名、所作事務,無一不是清楚明了。
我說:“保林,你一定要把這部長篇小說寫出來。”
之后,但凡見面我們必聊小說,微信和電話也時常聊小說。按照他的初衷,基本確定了小說如何開頭、如何展開情節、如何塑造人物。
至于寫出來后要怎么樣,白保林沒有說,我也沒有說。
我們唯一的愿望就是把它寫出來,完成白保林多年的心愿。
某種意義上說,這部長篇小說,就是白保林的自傳體小說。
我們一定要完成它,不只是完成一部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更是回溯以白保林為代表的一代人的生活與生命旅程。改革開放數十年,他們從農村到城市,奮斗、拼搏、努力向前,從未懈怠,從未服輸,從未懷疑自己,更未懷疑人間正道,哪怕滄桑,也始終微笑向上。
2019年冬,前期素材搜集、框架構思、人物關系表等整理準備工作基本完成,白保林在忙碌的工地生活空隙,開始著手創作。
這個過程異常艱難,整個書寫過程非常緩慢,且修改不便。
白保林一年四季奔走在工地上,白天聽別人的小說,晚上寫自己的小說,兩者互補,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時常會在干活時停下來,拿起手機,將剛剛冒出的思路記下來,或者修改一下昨晚完成的部分。
晚上回家,草草吃過,就躺下寫,有時候困意侵襲,手機跌落,打在眼睛、鼻子或臉部,把他從睡意中打醒,一激靈,睜開雙眼,他繼續寫字。有很多次,實在太困了,手機還握在手心,人已經睡著了,寫好的文字被他在不知覺中一行行刪掉。媳婦張寧梅知道他的寫作習慣,也時常關注,一旦看見這種情況,趕緊叫醒他。
他一骨碌爬起來,憑借記憶,把刪掉的內容及時補全。
保林說:“手機打字太廢眼睛了,寫著寫著,澀得常流淚了”。
讀者圖書超市呂文經先生通過自己的經營渠道,以最低批發價,幫白保林代購買了一臺平板電腦,共計800元。
保林后來說:如果沒有那臺平板電腦,估計小說寫完眼睛就廢了。
2022年7月,榆林市榆陽區作家協會換屆,白保林任職副秘書長。這件事對保林而言,意義非凡。這不只是榆陽區作協新一屆主席團對他的穩重人品和創作成果的認可,也是他文學生涯中較為重要的轉折點。他更加低調做人,勤奮努力,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創作。
2023年1月,白保林完成長篇小說《駝峰山下》24萬字初稿?!蛾儽薄冯s志第一期和第二期選載第一章和第二章。小說刊出后,效果很好,白保林被更多作者和讀者知曉,并想認識他并與之交流。
2023年3月16日《榆林日報》推出紀實報道《油漆工綻放文學夢》;3月20日白保林做客“美麗榆林”直播間;5月,榆林傳媒中心短視頻部為白保林采訪制作紀錄片《工地作家》。
2023年全年,白保林利用工作空隙修改初稿,最終定稿25萬字。
2024年7月,白保林入選第二批榆林文藝“青優”人才。
2024年11月3日,長篇小說《駝峰山下》樣書印出。榆陽區作家協會組織“白保林長篇小說《駝峰山下》討論會”,他陳述小說梗概、創作緣由、創作過程,幾度哽咽,泣不成聲,大家無不感動落淚。
2024年底,《陜北文學》增刊全文刊出《駝峰山下》。
2025年春,《駝峰山下》被推薦于陜西人民出版社。
2025年5月9日,白保林與陜西人民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
白保林,他成為第一個不用自費出版作品的榆林作者。
白保林構思數年的長篇小說《駝峰山下》地形地貌圖。
白保林說:“我是一位客居在城市里的油漆工,整天塵土掩面,忙碌在工地上。然而,在一身泥巴油脂的工作服下,包藏著一顆熱愛文學的心?!边@個看似瘦弱的年輕人,歷經艱難,依然堅守著綏德漢的錚錚鐵骨,也依然保持著摯愛文學的夢想。
從某種意義上說,白保林的個人故事并不只是獨立個體的生命際遇,而是新時代下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的成長過程。他代表著一大批從農村走出來的追夢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城市立足,并有所成。雖經艱難坎坷,他們依然秉持著真誠善良的品質、踏實肯干的作風、堅韌不拔的毅力。這對個人、家族、社會,都有表率和啟示作用。
油漆工白保林,他和他的奮斗人生故事,遠遠沒有結束。
從某種意義上說,前路漫漫,他才剛剛開始。
通訊員 曹潔
編輯 劉雅嬌 校對 秦學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