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常說三伏補陽,專家說可能吃錯傷脾胃,最新檢測數據出乎意料。
最近天氣熱得人渾身沒勁,街邊總聽到老人念叨"三伏天要補陽氣"。前陣子我奶奶非讓我吃韭菜雞蛋餅,說能補身子。不過社區醫院的醫生上周做講座時提醒,他們接診好幾個高血脂老頭,全是夏天猛吃補陽菜進的院。這事讓我不太明白,到底是該照做還是別碰?
有人天天燉牛腩喝湯,結果肚子脹得直打嗝。我隔壁王叔就因為連續吃了一周青椒炒雞蛋,半夜胃疼得直叫喚。倒是看見新聞說市營養研究所最近做了實驗,在超市買了芹菜、牛肉這些常見菜,測出來蛋白質吸收率跟吃肉丸子差不多,熱量卻低了一半。這數據跟老一輩的做法有點不一樣。
土豆燉牛腩這種菜最讓人意外。試驗組找了二十個志愿者,一組吃純牛腩,另一組吃土豆配的。過三天抽血檢查,吃土豆那組的鐵含量反而更高。研究員解釋說土豆里的維生素能幫忙吸收牛腩里的營養。蒜苔炒蛤蜊倒是個老少都合適的菜,海鮮市場李老板說現在冰鮮技術好,蛤蜊肉價廉還新鮮。
最近超市推出個智能電飯煲,說明書寫能自動控制燉菜時間。我表姐買了個煮補陽套餐,說比她爸在灶臺前熬兩個小時的湯還入味。倒是農業局出報告說韭黃比韭菜補,因為黃色部分某種元素多,但賣韭菜的大爺撇嘴說這都是廠家為了促銷新品種編的。
網上有視頻講買菜搭配,比如牛肉片要配點芹菜,別光炒肉。跟著做了一回,確實嚼著不那么膩。不過朋友小張試了青椒雞蛋后拉肚子,他懷疑是因為用了超市買的冷凍雞蛋。現在有些便利店的雞蛋包裝寫著"低溫鎖鮮",但保質期長得嚇人,也不知道真不真。
有中醫在短視頻里分析,說夏天濕熱重,補陽菜不能亂吃。他推薦先喝兩天綠豆湯去火,再適量吃點牛肉。這種方法倒是有道理,畢竟天氣熱出汗多,光補陽不補水身子扛不住。現在手機上還有個小程序,輸入身體狀況就能推薦菜譜,上周給我匹配的全是半葷半素的搭配。
最新消息是省人民醫院要發論文,說連續三年監測發現,夏天吃補陽菜的人膽固醇指標反而比冬天低。可能跟夏天食欲差,每頓吃量少有關。不過他們也提醒千萬別猛補,特別是本身有腸胃問題的,建議按個人情況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