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近日河南高考狀元代易瓚“三拒清北”的消息火了。
這個姑娘十分有主見,執意報考理想中的國防大學,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
與此同時,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學老師因學生未報清北而情緒破防的事件,也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
這兩件看似孤立的事件,實則緊密相連。
它們都映射出當下教育環境中人們對名校的濾鏡之深,更讓我們看到這些考生們堅守自我選擇的難能可貴。
1、清華北大全不選?
誰小時候沒被長輩開玩笑地問過“長大想去清華還是北大”呢?
但是河南高考狀元代易瓚是真實面臨這個選擇的!
河南高考向來被稱為地獄模式,考試猶如百萬雄兵過獨木橋。
700分以上的天才難得一見,今年河南卻出了108個。
各大社交平臺一搜“河南高考”,全是“誤闖天家”。
而代易瓚出生于一個開封的工薪家庭,她的優秀是來源于自己的努力和全家的支持。
她從未報過補習班,卻把自己愛好的鋼琴考到了10級。
高中階段,她和同桌(河南省第二)幾乎包攬了年級的第一第二名。
數學滿分對她來說稀松平常,平時參加各大數學競賽的她,150分只是卷子的上限,并非她的上限。
成績好并且多才多藝,既不戴眼鏡,顏值又酷似郭晶晶,眉心一顆觀音痣也為人稱道。
這樣的狀元,完全打破了以往大家對“理科學霸面相”的刻板印象!
成績放榜后,清北招生團隊聞風而動,招生老師多次前往代易瓚家中。
然而,面對清北拋出的橄欖枝,代易瓚也打破常規,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拒絕。
她心中早有堅定目標,渴望填報國防科技大學、投身航天領域。
她說:“就想造點中國人自己的東西”。
盡管清北聲名遠揚、資源優厚,但無法動搖她奔赴國防科大的信念。
2、無獨有偶,漆老師氣破防
與代易瓚家人的支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瑞昌漆老師因學生拒報清北而情緒失控的事件。
該校三名學生在高考中包攬年級理科前三名,然而在填報志愿時,他們和代易瓚一樣,填報了非清北院校。
漆老師得知后,在微信群中言辭激烈地指責學生“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認為這是“教育的失敗”,要以失望為由解散微信群。
這位老師認為學生放棄清北是對學校和老師付出的辜負,卻未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志愿填報對學生一生的重大意義。
填報志愿是學生個人的權利,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沒有勸阻填報志愿的權利!
即便是給予建議,也應該在了解報考和就業行情的基礎上。
歷來有很多家長,聽信互聯網專家言論限制孩子報考,甚至有的篡改孩子志愿,悲劇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切莫再重演了。
而這兩起事件,網友都在為學子仗義執言!
“老師您教的是學生還是清北指標?”“班主任痛失清北獎金。”
大家都看得明白,若是當老師的都把學生的人生當成自己的政績,那才是真的教育失職。
被曝光之后的漆老師,繼續破防!
早先還在揚言失望解散群聊的漆老師,一大早就在群內批評把自己言論散布出去的行為。
漆老師此刻還在叫囂“不該炒作”“后果自負”。
但很快,校方的追責就下來了,學校通報批評了漆老師的行為,并讓其向家長學生做出道歉。
漆老師字里行間充滿了功利性,可能只是為了個人的利益,但也映照出了社會上長期以來的不良風氣。
很多高校為了出成績,不惜高價挖尖子生;
很多老師為了獎金和職稱,強迫學生不顧意愿沖刺清北;
很多家長在擇校時,也過于看重學校的清北人數,把清北指標當作學校的教學水平。
但瑞昌3名學生和代易瓚的清醒就在于此。
他們在做出選擇時,盡管要面臨很大的壓力,但更明白:
清北的志愿也許只是為了維護家長的體面,為了裝點學校的門面。
每年都有新的高考狀元誕生,但入學后、工作后的一切問題都是要靠他們自己去承擔的。
“唯名校論”不僅束縛了學生的發展,也偏離了教育的本質。
3、“名校生”光環已打碎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名校生在打破“唯名校論”的枷鎖。
今年元旦后,清華女碩士佟潔瓊火了。
曾經站在聯合國大會發表對氣候變化學術觀點的她,現在來到藍翔學廚藝。
清華碩士當大廚算什么?今年高考期間還有牛津博士丁遠昭送外賣的新聞呢!
還有很多985/211的名校生扎堆在考公、在香港賣保險。
雖然名校光環是很多人心中的月亮,可到最后,這些人還是要為了五便士而奔波。
網紅giao哥想必不少人都認識。
最初的他是個負債幾十萬街邊擺地攤的窮光蛋,開直播以“裝瘋賣傻”聞名,甚至會為了一個打賞喊“爸爸”。
但自從giao哥出名之后,人生逆風翻盤。
他參加新說唱,被各大網紅酒吧請去走穴,成名后他別墅豪車無數,還給不少網紅當人生導師。
但是沒什么文化的giao哥對讀書人很是尊敬,在他心里本科生、碩士都有光明的未來。
他還放話說:
“研究生出來以后月薪絕對不會低于2個W,低了你找我補。”
結果沒想到好多待業、失業的研究生涌入評論區找他,稱這是“展亞鵬專項補貼”。
僅僅是一個玩笑,但卻揭示了名校生的就業現狀確實不容樂觀的真相。
說回到擇校清北志愿的問題,對于部分學生來說,若要報考清北,可能需要選擇調劑專業。
而考古、護理學等調劑專業,確實很難找到對口工作。
且看本科專業也有考古學、大專院校也開設護理專業,就業競爭也很激烈。
你以為:清北的護理也是清北。
但事實卻是:清北的護理也是護理。
2023年央視就發文談“孔乙己要脫下長衫”,這也對應了近幾年高校畢業季都在倡導的“先就業,再擇業”。
名校的光環已經不再耀眼,只是很多人還沉浸在過去“名校即成功”的崇拜中。
結語
教育的終極意義,在于培養“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代易瓚等人的選擇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是個人志向與國家需求同頻共振。
當社會評價跳出“名校標簽”的局限,每個孩子才能真正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在適合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老師因學生未填報清華北大發表不當言語”,校方致歉
極目新聞|清華女碩士跨行到藍翔學廚師:最得意菜品是拔絲地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