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電力板塊持續受到資金的熱烈追捧,成為A股市場焦點。其中,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600744.SH,下稱“華銀電力”)表現尤為突出,自7月1日至9日7個交易日已斬獲6個漲停板。7月1日至9日,電力指數上漲2.89%,高于同期上證指數1.41%、深證成指1.11%、滬深300指數1.41%的漲幅。據Wind數據統計,華銀電力年內股價累計漲幅高達160.77%。
截至7月9日收盤,華銀電力的股價收于8.11元/股,總市值飆升至165億元。從近10日股價漲幅來看,Wind數據顯示,已有近20只電力股漲幅超過10%。華銀電力的股價以超過80%的漲幅領跑電力板塊,華電遼能(600396.SH)、樂山電力(600644.SH)、韶能股份(000601.SZ)、華電能源(600726.SH)、深南電A(000037.SZ)等個股也表現不俗,股價漲幅均超過20%。
密集提示交易風險
華銀電力于7月3日、7月7日發布股票異常波動公告,7月4日、7月8日發布交易風險提示公告。公告指出,自7月1日起,公司股票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63.41%,同期上證指數僅上漲1.54%。截至7月8日,公司滾動市盈率(TTM)為-335.30倍,市凈率(LF)為13.10倍,近6個交易日累計換手率高達80.95%,顯著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公司股票交易價格波動較大,投資者需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理性投資。
7月9日,華銀電力進一步聲明,公司市場環境、行業政策、生產成本和銷售情況均未發生重大變化,內部經營秩序正常。
華銀電力成立于1993年,于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是大唐集團的控股子公司。該公司以火力發電為主,同時經營水電、風電、太陽能及電力銷售業務,是湖南省主要火電裝機企業。
華光環能在7月8日提示風險稱,公司股票于7月7日、7月8日連續2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20%,屬于異常波動情形。自7月3日以來,公司股票連續4個交易日漲停,累計漲幅達46.39%,同期上證指數僅上漲1.24%。近3個交易日累計換手率超20%,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投資者應理性投資,注意交易風險。
7月7日,深南電A與韶能股份均發布了股價異常波動公告。公告均指出,公司A股股票交易價格在7月4日、7月7日連續兩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根據相關規定,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兩家公司均明確表示,目前生產經營狀況保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亦未發生重大變化。
電力板塊受追捧背后
炎炎夏日,高溫持續發力,使得各地的電力負荷急劇上升。7月4日,國家能源局公布消息,全國電力負荷在高溫的“推動”下,再攀新高,最大電力負荷突破4.6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0萬千瓦,約90%增量負荷為空調制冷用電。
南方電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南方電網最高電力負荷2.4億千瓦,同比增長6.1%,比歷史最高負荷僅差1000萬千瓦。
據南方電網預測,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南方電網最高電力負荷將達到2.7億千瓦。據中國氣象局預測,7月4日至10日,黃淮、江漢、江南等地將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部分地區達到或超過歷史同期極值,預計華東、華中地區電力負荷還將不斷攀升,帶動全國電力負荷持續增長。
用電量的持續攀升不斷刷新紀錄,點燃了電力行業的熱度。7月以來,在A股市場上,多只電力股脫穎而出,獲得資金的追捧。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力板塊受追捧的邏輯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季節性用電高峰帶來業績提升。夏季是用電需求的高峰期,高溫天氣使得居民和企業的用電負荷大幅攀升,用電缺口也隨之擴大。在用電緊張的情況下,電力企業的發電量和售電價格都有望得到提升,從而推動其業績增長。
第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電力需求增長。隨著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和加密貨幣行業的蓬勃發展,這些新技術對電力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全球今明兩年電力需求將增長4%,這一增速為2007年以來年度最高水平(剔除疫情后反彈)。此外,各行各業的電氣化程度不斷提高以及家庭電氣化設備的普及,也進一步推動了電力消耗的持續上升。
第三,電網改造助力發電企業利潤提升。我國正在大力推進電網改造工程,通過升級電網設施,提高電網的輸電能力和靈活性,從而增加了對電力的消納能力。這不僅有助于優化電力資源配置,還為發電企業創造了更好的市場環境,提升了其利潤空間。
第四,煤價走低為火電企業帶來利好。煤炭是火電企業的重要生產成本之一,煤價的波動對火電企業的盈利能力有著直接影響。近期煤價呈現走低趨勢,這對于火電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成本的降低將直接轉化為企業的利潤增長,進一步增強了火電企業的盈利能力。
從火電企業投資角度分析,長城證券認為,長期看電力行業需求側保供和頂峰調節需求長期存在,成本側動力煤價格呈穩中有降的趨勢,行業度電利潤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對于火電央企而言,在利潤總額增長目標以及市值管理考核的壓力下,央企火電上市公司在基本面持平或者略差的情況下依舊會持續釋放利潤,實現公司利潤的持續穩定增長。
(作者 蔡越坤)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蔡越坤
資本市場部資深記者 主要關注債券、信托、銀行等領域的市場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