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爆料,抓典型來了!佛山電商企業,偷漏稅被稅務稽查。營業額1.2億,居然全部0申報,補加罰3000萬少不了。
看到這里我想:這估計就是某些老總口中,給他代賬的會計公司,超級超級便宜的那種。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博主提供的信息。這是一份稅務通知。
國家稅務總局佛山市南海區稅務局桂城稅務分局稅務事項通知書
南海稅桂 稅通號
公司:911GJ52
事由:責成提供資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條第(三)項規定。
通知內容:你(單位)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間存在以下風險疑點:第三方數據反映你(單位)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間在京東商城電商平臺發生123437944.82元銷售收入,而你單位2024年度申報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均為0元,涉嫌少報增值稅銷售收入及企業所得稅營業收入,請你單位于2025年7月7日前報送《納稅情況自查報告表》及相關佐證材料。
從這份通知書來看,這家電商企業在2024面全年銷售額高達1.23億元,居然稅務提報營收為0,這明顯就是做假賬了。而且,既然是稅務部門發出的通知,肯定是有確鑿證據。
也就是說,這就是瞞報規避繳稅的行為。結合上述博主的觀點,這家企業補加罰3000萬少不了。
針對此事,有網友分析,1.2億營業額,電商平臺拿走了大半,估計利潤都沒有300萬,還罰款3000萬,把他賣了也沒有這么多錢!
有網友評論,只想知道1.2億營業額,成本多少,每個月1000萬的生意,夠發工資嗎?
- 2025年6月20日國務院頒布了《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這意味著電商行業即將迎來一場“變革風暴”。
近年來,電商企業已經成為稅務稽查的重點關注對象,而跨境電商作為電商里重要的一部分,更是不可避免被關注。
跨境電商企業由于其經營模式的特殊性,容易成為稅務稽查的重點對象。一方面,跨境電商涉及國際貿易,存在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跨境流動,采購、銷售等環節的款項基本上都是通過線上完成的。另一方面,部分跨境企業可能通過設立內外兩套賬、低申報或0申報等手段逃避稅收。
金稅四期系統更進一步完善和穩穩健推行,全電發票的全面開展,互聯網大數據的全面治稅,讓稅務稽查方式更加容易,而對于企業來說,面臨的稅務被稽查風險進一步增加。
可以肯定,跨境電商財稅合規趨勢已不可逆,而買單出口更是跨境外貿企業財稅不合規的根源,致使跨境外貿企業收款只能回到個人賬戶,而個人賬戶流水將成為金稅四期下重查對象。
2025年,對于跨境電商企業來說,財稅合規已是必然之勢。企業任何僥幸心理的做法,都會成為重點查處的對象。總之,合法納稅就是企業公民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