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最新數據,2025年上半年,帕薩特(參數丨圖片)家族累計銷量117,425輛,繼續穩居B級燃油轎車銷量榜首。6月單月更是突破2萬輛——在智能電車包圍之下,它用成績證明:傳統油車,依然有價值可守。
有人說,帕薩特靠“價格”活了下來。沒錯,今年推出的300TSI龍耀版/星空龍耀版限時一口價只要16.99萬元,這個價格放在一臺德系合資B級車身上,確實讓人心動。
但比起“便宜”,帕薩特更像是把配置“砸準了”消費者的心動按鈕。無論是高功率發動機、IQ. Drive智駕管家、還是哈曼卡頓音響和座椅頭枕音箱,全都指向一個目標:讓家用車開得更舒服,也更劃算。
比如380TSI龍耀版選配“舒享升艙包”,一套大燈、影像和舒適功能就一步到位;頂配龍尊版的IQ. Pilot,已經能做到智能撥桿變道、主動避障,把主流智能駕駛也安排上了。誰說油車不智能?
回顧這款車的進化路徑,從“德系三強”之一,到曾一度銷量受挫,再到靠產品力和精準定價回血,這場反彈其實沒有靠“奇跡”。
帕薩特能火,不只是把價格打下來,而是把體驗做上去:真正做到了“把用戶的錢,花在用戶用得上的地方”。
2025年上半年,它靠著更新速度、智能進化和價格策略,贏得了市場,也給不少合資B級車提了個醒——靠品牌吃老本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每日車訊觀點:新能源當道,帕薩特和朗逸憑什么還能封神?
在新能源車喧囂的攻勢中,還能穩住燃油車陣地的,已經不多了。上汽大眾算一個。
今年上半年,朗逸家族也沖到了13.6萬輛。B級燃油車、A級燃油車的銷冠,雙雙歸屬上汽大眾。銷量光鮮,背后卻是硬仗。
帕薩特打的是“反攻戰”——不是靠情懷收割,而是主動革新。16.99萬元起的龍耀版,價格直接打到了A級車門口;而頂配380TSI龍尊版,已經開始用主流的“智能撥桿變道”來對標新能源車。
一邊是智能補課,一邊是舒適性升級,再疊加大眾底盤的厚實調校,帕薩特正在走一條“傳統油車的高價值路線”——它把智能藏進了熟悉體驗里。不是為了變而變,而是在控制節奏、維持質感、保證體驗的前提下,穩步迭代。
朗逸則像是那個不聲不響、卻始終被選擇的老朋友。
它沒有“驚喜式”進化,反而是在用一種務實的節奏更新自己。1.5T EVO II發動機能加92號油,百公里油耗5.54L;92%高強度鋼加激光焊接的車身,帶來的是真正“用得上的安全”,而不是“看得見的炫技”。
新銳款面向年輕人,主打空間與設計;而即將上市的朗逸 Pro,則像是“小帕薩特”,設計更精致、尺寸更大——不聲張,但始終在變。
眼下,許多品牌的油車產品已經轉入“清庫存模式”,但上汽大眾依舊在打磨燃油車,甚至把智能化變成配置包,讓消費者自己決定要不要。
這聽起來不夠激進,但恰恰耐看。畢竟這個市場,不只有“嘗鮮者”,還有更多沉穩的“現實派”。
在2025這個分水嶺上,帕薩特和朗逸的意義已經超出銷量本身。它們像兩根釘子,穩穩釘在燃油車市場的底板上,告訴人們:不是所有油車都在退場,有些,還在進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