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檢察院7月10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會專職委員朱海燕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3月,東城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部分影劇院在購票環節未明示未成年優惠觀影政策,導致部分未成年人無法享受觀影優惠,該現象在各大影劇院普遍存在。
朱海燕介紹,《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等場所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影劇院、體育場館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以上場所不論是實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抑或是市場調節價,都應保障法律明確規定的未成年人享有的權益。
為此,東城區檢察院對全區影院開展公益訴訟訴前調查。一方面,固定平臺購票頁面截圖、用戶投訴記錄等證據;另一方面,實地走訪轄區內影劇院,通過查看影劇院是否于醒目處擺放或提示未成年人免費或優惠觀影政策,詢問購票處工作人員未成年人如何購票以及是否存在相應優惠政策,檢票口或購票處是否有量身高的標識等,核實影劇院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四條的落實情況。
經初步調查,發現轄區內部分影院存在兩類問題,一是將能夠享受優惠政策的群體限定于1.3米或1.2米以下特定身高范圍的未成年人,縮小了應享受優惠政策的未成年人范圍;二是線上線下購票渠道均對未成年人免票或優惠政策沒有明顯提示,致使退票糾紛多發。影劇院票務平臺落實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制度存在監管漏洞,需要通過公益訴訟檢察監督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進而推動行業治理。
東城區檢察院依法向區有關單位制發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區有關單位迅速響應開展工作,督導轄區內16家影劇院出臺并落實面向全體未成年人群體的觀影優惠政策。
朱海燕表示,東城區檢察院深入挖掘分析典型個案、類案背后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并進一步研究了北京市檢察機關開展的針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未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的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研究建用“有關場所未對未成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監督模型”,以實現對相關主管部門就有關場所對未成年人優惠政策落實問題的履職情況進行精準監督,該模型已于近日上架最高檢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臺。
據介紹,目前北京市檢察機關已部署開展了督促落實未成年人觀影優惠票價專項活動,目前已在全市16個區應用成案,并推廣至天津、河北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檢察機關,累計應用五十余院次。
實習生 楊易錚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屈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