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報》特約記者 周靜平
當金箔工藝與青花瓷紋在古民家相遇,當四川麻辣與漢方茶香在舌尖交織,一場跨越中日的文化對話正在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悄然展開。去年秋季的9月1日,由旅日華人石先生傾力打造的“金澤歸源TEA&BAR”正式開門迎客,這座融合中日美學的復合空間,正以茶為舟、香為帆,載著千年東方智慧駛入北陸大地。
踏入這座由百年古民居改造而成的茶空間,榻榻米上特制的云紋茶臺與明代圈椅相映成趣,櫸木梁柱間懸掛的書法卷軸與漆器茶器相得益彰。店主石先生親自設計的“和洋折衷”家具,讓每個角落都成為中日美學的對話場域。“我們特意選用能融入日本空間的茶器尺寸”,這位來自中國的經營者指著景德鎮定制的青花蓋碗說道,“希望讓客人感受中國茶文化不設限的包容性。”
在茶單上,1100日元起步的本格中國茶陣列令人眼前一亮:從茉莉銀針到普洱老茶頭,從工藝茶“碧潭飄雪”到養生茶“四君子湯”,40余種茶品構成完整的味覺地圖。特別設置的“茶筅體驗區”更顯巧思——客人可親手研磨茶粉,在石先生指導下完成點茶儀式。“很多日本客人驚訝于中國茶的多樣性”,他笑著展示正在沖泡的桂花九曲紅梅,“就像這杯茶,既有杭州紅茶的醇厚,又帶著廣西桂花的甜香,正是中華文化海納百川的縮影。”
二樓民宿區的公共空間里,倒流香爐正氤氳著裊裊青煙。石先生從博山爐中取出玉源香:“這是按照《陳氏香譜》復原的唐代御用香方,沉香、龍涎、麝香的配比歷經二十三次調整。”作為北陸地區罕見的專業香道空間,這里不僅提供6種粉源香與5種玉源香體驗,更將香道與茶道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聞香識茶”套餐——在品飲武夷巖茶時配以“雪中春信”香,在沖泡鳳凰單樅時點燃“二蘇舊局”,讓嗅覺與味覺形成奇妙共振。
午餐時段的廚房飄來麻辣鮮香,石先生親自調制的“歸源麻辣鍋”正翻滾著紅亮湯底。“這鍋底用了四川郫縣豆瓣、漢源花椒和金沢醬油”,他舀起一勺展示里面的中藥材,“就像茶道講究‘和敬清寂’,川菜也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這種文化融合的理念延伸至菜單每個角落:博多內臟鍋使用石川縣產蔬菜,茶泡飯搭配云南普洱茶漬,連甜點都推出抹茶提拉米蘇與桂花凍的雙拼組合。
六年前帶著家人從東京移居金沢的石先生,在采訪中道出開店初心:“很多日本人對中國茶的認知還停留在烏龍茶包,我想搭建一座活的博物館。”為此他遍訪福建、云南茶山,與景德鎮匠人合作開發茶器,甚至將母親傳承的香方進行現代化改良。如今,這座兩層建筑不僅成為外國游客的文化驛站,更吸引著當地老人前來體驗“從未見過的中國茶道”。
當暮色籠罩西茶屋街,茶室里的燈籠次第亮起。石先生正在為日本客人講解紫砂壺的養護之道,而二樓民宿的法國住客正用店內提供的茶具沖泡自帶的正山小種。在這方寸空間里,茶湯氤氳的不只是水汽,更是一個文化擺渡人用多年光陰煮沸的東方敘事。正如他常說的:“茶無國界,但每片茶葉都藏著產地的風土,就像每個文化交流的瞬間,都在續寫新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