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秋天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2025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凸顯“基礎保障+創新驅動”雙軌并驅的政策導向。行至年中,醫療健康領域創新已花開遍地,新一輪醫保改革全面啟動,AI+醫療健康應用持續深化迭代,創新藥產業迸發加速出海,大健康產業規模預計突破20萬億元。毋庸置疑,我國正在迎來醫療健康領域新一輪快速發展機遇。
近日,中國平安舉行“平安好醫生”品牌煥新暨中國平安醫健服務名片發布大會,宣布旗下平安健康品牌正式煥新為“平安好醫生”,并推出全場景、全周期、全生態的“7+N+1”AI醫療產品矩陣,引發市場與行業廣泛關注。同期,迎來成立20周年的平安健康險,也發布“三省”服務承諾,正式宣布升級客戶健康服務體驗。
正如平安好醫生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李斗所言,顛覆性的AI技術正重構大健康產業格局,未來生態將向主動式、精準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進。而身懷技術、場景、資源多重優勢的平安,已經向市場和用戶交出了一份用數智賦能醫療普惠的新答卷。
一、升級打造醫健服務生態
老齡化浪潮正在加速推動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需求變革,從日常保健到重疾治療,居民的醫健需求日漸迫切、日益多元,健康中國已從前瞻性的頂層戰略,真正落地轉化為國民的共同心愿。
與金融服務一樣,國民的醫健服務也需要普惠。中國平安敏銳洞察到居民醫健需求即將發生的蝶變,并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前瞻布局。相較單一的好的醫生,居民越發需要一站式解決所有健康需求的生態平臺。
自2014年成立以來,平安好醫生緊抓政策機遇,洞察用戶需求,深耕嚴肅醫療場景,堅持“醫險協同、雙向賦能”發展模式,積累了長坡厚雪的生態勢能,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醫療健康養老管理服務提供商。截止目前,平安好醫生已建立覆蓋29個科室約5萬名內外部醫生團隊,并鏈接10.5萬家健康服務商、23.5萬家藥店、4000家醫院的完善服務網絡,有效解決了各類醫健服務資源分布不均、非標準化的痛點,生態優勢越發顯著。
何為新時代國民需要的“好醫生”,平安好醫生也針對性提出了新時代“四好好醫生”新定義——即好專業、好資源、好陪伴、好智慧。
具體來看,好的醫生首先要有“好的專業”,匯聚名醫專家,擁有絕對的專業硬實力,讓用戶無懼地理環境限制下的診療水平差異;好的醫生還要有“好的資源”,能匯集號、刀、床、藥、檢、康各環節最優質資源,用戶再復雜的醫健需求,也能得到一站式滿足;好的醫生還要有“好的陪伴”,從專業陪診到康復保健,用戶不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錢,平安全程專業陪伴;好的醫生更要有“好的智慧”,通過醫療AI的賦能和輔助,提升診療精度和效能,為用戶提供24小時健康守護,讓名醫成為“超能醫生”。
從“四好醫生”的內涵不難發現,煥新升級的平安好醫生,正在用更為嚴苛的標準倒逼自我進化,試圖成為中國醫健市場中的一條鯰魚,率先開啟醫健服務供給側的升級變革。
以“四好醫生”開啟變革的同時,平安同步推出解決方案——重磅發布代表平安標準的年度醫健服務名片:家醫主動護、名醫零距離、就醫全程管,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好服務”,讓客戶省心、省時又省錢。
具體來看,“家醫主動護”是指按照國內首個《家庭醫生遠程與互聯網健康服務規范》團體標準,為亞健康、疾病、慢病用戶開展7*24小時的病案分析與主動服務;“名醫零距離”升級了由院士領銜的專家團服務體系,可實現3小時內與3000+專家音視頻直連,并與多位名醫院士共創MDT線上診療標準;“就醫全程管”則是優化就醫全流程服務,在已有的就醫協助服務基礎上,補齊手術協助、術后康復指導,讓用戶從診前掛號到診后康復都可全程托管。
如果說“好醫生”代表平安醫療硬實力進化之“好”,那么醫健服務名片代表的服務升級之“好”,就是平安在品牌層面與客戶的共振,以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服務理念為引領,持續與客戶共創健康美好生活。
二、用AI把健康普惠照進現實
“一位地處偏遠縣城的用戶在體檢中發現乳腺超聲報告異常,那一刻,焦慮將她淹沒。傳統診療模式下,這位普通的基層患者將開啟漫長的等待,至少4.5天才能找醫生解讀報告,病情在等待中可能已經悄悄發展;重癥患者平均要2.7次轉診、重復檢查,不僅多花錢,病情也可能因為反復折騰被耽誤。”平安好醫生高級副總裁侯杰克在發布會上分享了無數普通基層患者正在經歷的“漫漫求醫路”。
但在智能科技賦能下,普通患者的求醫路將不再漫漫。現在,用戶在上傳異常報告后,會獲得名醫AI助理“平安芯醫”的秒級響應,診前智能導醫導診,找對醫生看對病,一次問診獲得全面診療方案;診中一鍵直通多學科會診,獲取多科治療方案;診后AI助理協助梳理專屬康復管理方案,全程守護。平安正在用科技改寫“重癥求醫難”的劇本,與時間、金錢和疾病賽跑,讓“漫漫求醫路”,變成“穩穩康復途”。
通過這個案例不難發現,平安好醫生的AI賦能,早已超越簡單的輔助醫療,而是重塑醫健服務的資源、流程和體驗,根本上提升效能,讓普惠醫療走入每一位用戶的日常生活。
為何是平安率先實現了AI+醫療的顛覆性突破?平安好醫生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李斗在發言中指出,“AI競爭的關鍵維度是算力、算法、數據、場景。”而平安早在15年前就在科技和AI領域堅持投入,并將科技貫穿于金融、醫養兩大主業價值鏈的全流程中,基于豐富的保險、醫療及可獲取的公共數據,打造了全球領先的五大醫療數據庫,覆蓋了近4萬種疾病,擁有近2億用戶的健康檔案數據。平安好醫生品牌旗下"平安醫家人"醫生工作臺深度賦能,已打造12個系列的業務模型群,助力家醫服務效能提升約62%。自研AI輔助診療系統,已覆蓋超過2000種疾病的診斷知識,導診準確度超過99%,輔助診斷準確率在95%以上。
除了重疾診療,平安好醫生此次推出的“7+N+1”AI醫療產品矩陣,正在將AI能力全面賦能至各個醫健場景。其中,N為“人+機”的既往AI Agent智能體賦能產品的升級,7則是本次首發的“機+人”全原生進化AI醫療產品,包括“平安芯醫”,“安主任”、AI養老管家、AI醫務室、AI健管師、AI慢病管理師、AI健康福利官等;1指行業賦能的“有醫”平臺,讓平安好醫生的AI醫療底層核心能力惠及整個社會。
在平安好醫生業務的各大場景中,大模型的效力正在逐漸顯現。如家庭醫生場景,超過1400萬家醫會員權益用戶,通過大模型助力,“咨詢-診斷-診療-服務-復雜疾病二診”的過程中更加順利。在居家養老醫療場景,超過8.4萬名家醫會員權益用戶,得以享受大模型賦能的“問候-問答-服務-提醒-推薦-關懷”服務,周人均對話可達7.7次的高頻率。
此外,6月10日,依托已經搭建的平臺資源與科技能力,平安好醫生啟動了“平安芯醫千醫計劃”,下一步將匯聚更多名醫專家,借助AI共享醫學智慧、放大服務效能。
三、醫健龍頭的自我革命
平安好醫生此次品牌煥新并進行產品服務的全面升級,其背后映射的,是平安集團深化“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和推進“三省”工程的持續布局與不懈創新。這個誕生在深圳蛇口,把創新寫入基因的行業龍頭,從未停止過自我革命,意在將醫療健康養老服務閉環做到極致。
6月13日,平安健康險在成立20周年司慶之際,發布“三省”服務承諾。針對生病出險客戶,在業內首個推出的“出院三日賠”基礎上,承諾進一步升級至"出院即賠",通過理賠智能體,實現智能交單、智能錄入、智能審核以及智能理算,客戶住院前報案,資料齊全,出院當天可完成賠付,再度刷新用戶理賠支付體驗。
針對健康客戶,平安健康險還聯合北大醫療健康商城,推出“20年感恩回饋,健康好禮享不停”互動活動,嚴選70多類高稀缺、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健康禮品及不限量折扣券,豐富客戶的日常健康服務體驗,推動用戶從“被動理賠”轉向“主動健康管理”。
而作為平安線下優質醫療資源的堅實支撐,其自營醫療機構北大醫療集團也在近期進行戰略升級,在產品上突破傳統的純醫療服務,打造“健康管理-綜合診療-康復治療”三大主營業務,通過特色學科建設、特色專家人才、特色差異化服務、特色診療技術、特色設備設施五大獨特優勢,為平安用戶構建覆蓋“健-醫-康-養”全周期的醫療服務平臺。此外,通過系統構建和數據互通,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轉診,確保服務連續性與專業性,打造平安生態的一體化守護。
至此,中國平安的醫險協同模式已越發清晰,通過不斷整合完善支付方、線上線下服務方、健康管理資源等,打破傳統醫療健康服務的割裂狀態,打造覆蓋“健康促進、疾病預防、醫療問診、康復養老”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從平安好醫生的指尖問診,到北大國際線下醫療的精準施治,再到商業保險的極速理賠,平安已編織了一張越來越緊密的健康守護網。
數據也印證了平安“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與客戶選擇的雙向奔赴。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近63%的平安客戶同時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權益,其客均合同數、客均AUM分別為不享有的個人客戶的1.6倍、4.0倍。
醫險協同帶來的飛輪效應,正在為平安構建更深厚的競爭壁壘,進一步提升平安在醫養領域的品牌價值。尤其在醫保改革與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平安“醫險協同”模式不僅為行業提供了創新樣本,更通過技術降本、服務提效,讓普惠醫療成為可能,為平安客戶帶去人人用得起的“好醫生”“好健康”“好服務”。
正如平安好醫生品牌煥新升級時承諾的,“時代在變,使命踐行不變;前沿在變,專業精進不變;市場在變,用戶承諾不變。”健康中國任重道遠,市場將繼續期待,中國平安將在變與不變的堅守,和不斷的自我革命中,交出怎樣的答卷。
排版| 小禾| 微瀾主編| 孫允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