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這是當年的賠償款,對不起,讓您和對方等了這么久。”近日,一位中年男子走進興安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將一筆帶著歉意的賠償款交到執行干警手中。這起塵封多年的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終于在被執行人的主動履行下畫上句號,而這背后,離不開執行干警多年來的不放棄與持續跟進。
回 溯
事情要從七年前說起。彼時,被告蔣某某因駕駛疏忽造成原告陳某某受傷,經法院審理后,判決其需賠償受害人各項損失共計3萬余元。然而,判決生效后,因被告遲遲未履行判決義務,原告依法申請強制執行。被告蔣某某的“失聯”,讓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執行干警始終沒有放棄對該案的執行,多年來持續跟進,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查詢蔣某某的蹤跡和財產線索,也曾多次前往其戶籍地走訪,向親屬說明情況、釋法明理,希望能聯系上蔣某某。“雖然案件時間久,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不能因為時間流逝而被遺忘。”負責該案的執行干警始終記掛著這件事。
轉 機
今年7月,被執行人蔣某某的生活逐漸穩定,回想起當年的糾紛,自己因家庭突遭變故、經濟陷入困境,選擇逃避履行判決義務,內心始終不安,便主動聯系執行干警,表達了履行賠償義務的意愿。執行干警立刻聯系上申請執行人陳某某,組織雙方見面溝通。
調解室里,蔣某某向陳某某誠懇道歉,解釋了當年未能履行的原因;陳某某看著蔣某某眼中的歉意和如今主動擔責的態度,也釋懷了多年的芥蒂。在執行干警的見證下,蔣某某當場將全部賠償款交付給陳某某。“沒想到這么多年了,你們還在跟進,他也能主動回來履行,真的很感謝。”陳某某接過賠償款時,眼眶微紅。
“逃避解決不了問題,主動履行才是正道,這些年我心里一直裝著這件事,如今事情了結,終于能踏實生活了。”蔣某某感慨道。
這起陳年積案的化解,不僅維護了法律的權威和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更彰顯了司法的溫度與誠信的力量。執行干警在此提醒,生效法律文書的履行不受時間限制,主動承擔責任、積極履行義務,既是對他人的負責,也是給自己的生活卸下重擔。興安縣法院將始終堅守司法為民初心,以耐心和執著化解糾紛,守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圖 文| 陳曉鈺
編 輯| 陳曉鈺
初 審| 張 睿
終 審| 歐陽婷、邱全撒
及時獲取
圖: 分享 收藏
修改于2024年06月11日
圖 片| 執行局
文 字| 唐海燕
編 輯| 陳曉鈺
初 審| 張 睿
終 審| 鄧新顏
及時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