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冰桶”之后,最常被問到的依舊是:會遺傳嗎?
2014 年冰桶挑戰讓“漸凍癥”(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第一次大規模出圈。十年過去,門診里患者家屬問得最多的還是那句——
“醫生,這病會傳給孩子嗎?”
今天,我們用一篇文章把遺傳概率、檢測方法和心理負擔一次說清。
02|先給數字:90% 以上患者與“遺傳”二字無關
國際與國內多中心統計均顯示:
? 5%–10% 的 ALS 屬于“家族性”(fALS),存在明確致病基因突變;
? 其余 90%–95% 為“散發性”(sALS),家族史陰性。
換句話說,每 100 個漸凍癥患者里,最多只有 10 個能把病因追溯到家族基因。剩下的 90 個,和遺傳基本無緣。
03|那 5%–10% 的家族性 ALS,風險到底怎么算?
遺傳模式
主流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父母一方攜帶突變,子女有 50% 概率繼承該突變。
少數為隱性或 X-連鎖,概率更低。
常見致病基因
C9ORF72、SOD1、TARDBP、FUS 四個基因占家族性 ALS 的 70% 左右。
關鍵提醒
“攜帶 ≠ 發病”。研究顯示,約 10% 的突變攜帶者終身不發病。基因只是扣動了“扳機”,環境與生活方式同樣決定子彈是否出膛。
04|散發性 ALS 就 100% 不遺傳嗎?也不絕對
最新全基因組研究發現,11% 的散發患者也能檢測到上述致病基因的“新生突變”或低外顯突變。
不過,這類突變再傳給下一代的概率遠低于家族性病例,且多數情況下后代仍屬于“風險略高”而非“注定患病”。
05|哪些人建議做基因檢測?
? 家族中已出現 ≥2 例 ALS
? 發病年齡<45 歲
? 同時存在額顳葉癡呆(FTD)家族史
符合以上任何一條,可到三甲醫院神經內科或遺傳門診,做“ALS 基因 panel”或全外顯子檢測。
若檢測結果陰性,基本可解除警報;若陽性,則可啟動“預測性隨訪”——每 6–12 個月評估一次肌電圖與臨床體征,早發現、早干預。
06|沒有家族史,如何降低本就極低的概率?
? 避免長期接觸重金屬、有機溶劑、殺蟲劑
? 戒煙、限酒、保持 BMI 正常
? 避免過度體力消耗與反復頭部外傷
? 規律體檢,出現持續肉跳、肌無力及時就診
07|寫給焦慮家屬的 3 句話
數字不會說謊——90% 以上的 ALS 不會遺傳。
基因不是判決書——即便攜帶突變,也有不發病或延遲發病的可能。
科學在不斷前進——SOD1、C9ORF72 等基因治療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未來可期。
08|放下心,從一次坦誠的家庭對話開始
如果你仍被“會不會傳給孩子”困擾,不妨把這篇文章轉給全家,約一次遺傳門診,用一份報告把未知變成已知。
當科學照進現實,焦慮才有處安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