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7月11日電 題:一碗陜西面食中的“絲路味道”
中新網記者 阿琳娜
走進西安愛菊集團,無論是擺放在貨架上的哈薩克斯坦面粉、蜂蜜、食用油,還是體驗中心用哈薩克斯坦面粉制作的陜西扯面,都讓哈薩克斯坦AQNIET公共基金會社會關系專家古爾米拉贊不絕口。“在西安看到這么多家鄉特產,真的很讓人驚喜。”
西安愛菊集團“深耕”哈薩克斯坦多年,在哈薩克斯坦北哈州投資建設了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目前已在哈薩克斯坦建成百萬噸糧油物資集結中心,擁有面粉、食用油、飼料等加工廠,并與當地農場主簽訂種植收購合同,收購的農產品在當地初加工后進口至中國再深加工。哈薩克斯坦的小麥變成面粉也走上了中國民眾的餐桌。
圖為中亞專家在西安愛菊集團了解農業國際合作情況。阿琳娜 攝
“哈薩克斯坦擁有優越的土地資源,得知中國企業能在此找到合作契機,并發展壯大,還將哈薩克斯坦的優質糧油帶到中國,我深感高興。”古爾米拉說,合作對雙方而言都是有益的,也希望未來能拓展合作領域,讓更多的哈薩克斯坦“味道”被中國民眾品嘗。
據悉,2025年上半年,西安愛菊集團已完成從哈薩克斯坦進口飼料小麥粉約10萬噸,優質面粉及小麥近1萬噸,食用油超過1萬噸,預計全年貿易量還會大幅增加。
圖為中亞專家體驗做陜西扯面。阿琳娜 攝
在西安愛菊集團體驗中心,吉爾吉斯共和國監察員辦公室人力資源處專家博魯巴耶娃熟練地做著扯面。“平時在家也會做,今天感覺和在家里扯面時手感差不多,面的味道也很相似。”博魯巴耶娃了解到這些面粉來自哈薩克斯坦,并受到中國民眾的歡迎后,期待有更多來自中亞國家的產品來到中國。
在西安愛菊集團內,一條鐵路專用線在哈薩克斯坦與中國之間來回奔馳,由哈薩克斯坦北哈州西安愛菊集團海外廠區鐵路專用線始發,抵達西安國際港站后,通過鐵路專用線直接開進西安廠區內,實現了從國外倉庫發運到國內倉庫收貨的中歐班列“門到門”運輸。依托中歐班列(西安)的常態化運行,貨物在兩國之間高效運輸。
圖為中亞專家了解中歐班列(西安)運行情況。阿琳娜 攝
作為地處西北內陸陜西對外開放的“黃金通道”,中歐班列(西安)目前已覆蓋亞歐大陸全境,基本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重要貿易通道。
在總占地5600畝的西安國際港站內,一排排集裝箱整齊有序,載著貨物的卡車穿梭其中,集裝箱上方的龍門吊也在忙碌作業,平均每100分鐘就有一列班列從這里進出港。
在參觀了解西安國際港站,得知許多往返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中歐班列都由此進出港,古爾米拉坦言,她感到非常震撼,從中也直觀地感受到中國的發展。
“建立的互惠互信基礎上,哈中兩國的合作不僅能推動經濟發展,還能造福兩國民眾。”古爾米拉告訴記者,在這里,她看到了哈薩克斯坦和中國合作的前景,對未來充滿期待。(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