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過嗎?明明胸口像壓著塊石頭,喘不過氣,父母卻叉著腰說:“你就是裝的,不就是不想學習嗎?”
那句 “我都是為你好”,聽著像句關心,實則可能是把孩子往深淵里推的手。
- 那些 “為你好”,藏著多少看不見的傷
她至今記得母親最常說的三句話:
“我還能害你嗎?”—— 可當她哭著說 “壓力好大”,母親只會翻個白眼:“小孩子有什么壓力?”
“長大你就懂了”—— 可父親偷偷改了她的志愿,填了自己看中的專業,連問都沒問過她一句。
“學好習就行”—— 她被同學欺負,回家說想換座位,母親頭也不抬:“肯定是你惹事了,不然別人怎么不欺負別人?”
日子久了,她像只被關在籠子里的鳥。考好了有飯吃,考差了是耳光;想出去玩是 “心思不正”,想聊心事是 “耽誤學習”。
最狠的是,當她在課堂上突然流淚,被輔導員逼著去醫院,確診 “重度抑郁” 時,父母第一反應是:“你答題時故意往壞里選的吧?”
“家丑不可外揚”“你就是軟弱”“白眼狼”—— 這些話像針,扎得她連呼吸都疼。后來她開始用頭撞墻,用刀劃手腕,“身體疼了,心里好像能松快一點”。
- 一句 “你辛苦了”,成了救命的光
撐不下去那天,她抱著最后一絲希望,跟父母要了心理咨詢的錢。
第一次通話,她不敢開視頻,緊張地攥著衣角說:“我社恐?!?本以為會被勸 “勇敢點”,可咨詢師只輕輕說:“好,那就語音。不想說的,隨時停?!?/p>
那是她第一次被人 “允許” 軟弱。
當她絮絮叨叨講完父母的 “為你好”,講完失眠到天亮的夜晚,咨詢師嘆了口氣,說:“能長這么大,你真的辛苦了?!?/p>
這句話砸下來時,她突然就哭了。原來有人看得見她的疼,有人知道她撐得多難。
后來每次咨詢,咨詢師會教她正念冥想?!跋胂箨柟鈺裨诒成希摹?十幾分鐘后,她睜開眼,發現緊繃的肩膀松了,失眠多年的夜晚,竟能踏踏實實睡上幾個小時。
更神奇的是,當她困惑 “朋友對我太好,我反而難受” 時,咨詢師點破:“你覺得自己不配,對嗎?”—— 她才驚覺,原來那些說不出的別扭,是骨子里的 “不值得” 在作祟。
- 走出泥沼后才懂:我值得被好好對待
現在的她,早已不是那個縮在角落的女孩。
大學畢業,抑郁癥痊愈,做著喜歡的工作,周末去 livehouse 當志愿者,認識了一群笑著喊她 “姐妹” 的朋友。
她學會了拒絕不想做的事,學會了對父母說 “我的志愿我自己填”,學會了在焦慮發作時,用咨詢師教的方法安撫自己:“現在只感受呼吸,別的都不管?!?/p>
有人問她,心理咨詢到底有什么用?
她說:“就像在黑屋子里,突然有人遞了盞燈。告訴你‘你可以哭,可以怕,可以不完美’—— 這些從父母那里得不到的,它都給了?!?/p>
其實孩子要的從來不多,不過是一句 “我懂你”,一次 “你說得對”,一個 “辛苦了”。
可偏偏,太多父母用 “為你好” 當借口,把孩子的心聲堵得死死的。
如果你也聽過 “我都是為你好”,如果你也覺得 “沒人懂我”—— 別慌,總有地方能接住你的疼。
你值得被好好對待,這句話,要記在心里。
你被父母的 “為你好” 傷過嗎?后來怎么走出來的?評論區等你,給彼此加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