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天蒸發22億!天湖豪布斯卡七次流拍真相
深圳豪宅11秒加價3000萬,成都巨廈降價22億無人要
三級重點項目到城北廢墟:一個商業神話的崩塌
28億到6億!成都“鬼城”七次流拍,誰在殺死巨無霸商業體?
150天蒸發22億。
成都天湖豪布斯卡的起拍價,從第一次27.97億跌至第七次6.42億,六度流拍零舉牌。這座曾頂著“西部商貿新標桿”光環的300萬㎡綜合體,如今深陷野草荒蕪、鋼筋銹蝕的困境。招商中心玻璃門內積灰的沙盤,無聲嘲笑著當年的藍圖。
2012年,天湖豪布斯卡作為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高調開工。1000畝超大體量、北星干道黃金區位、雙地鐵規劃加持,本該是成都北門的商業引擎。然而資金鏈斷裂的雷聲早在2014年就已響起——開發商成都天湖投資有限公司以住宅快周轉模式操盤商業地產,導致一期工程未竣工即全面停工。
商業邏輯的錯位埋下禍根。項目規劃中的“三大主題”(鞋城、服裝城、箱包城)延續傳統批發市場模式,與新都區產業升級方向嚴重脫節。周邊國際商貿城已轉型跨境電商,北歐知識城布局科創產業,天湖豪布斯卡卻仍在復制20年前的商業模板。當2022年開發商申請破產時,債務黑洞已吞噬一切挽回可能。
第七次拍賣的6.42億看似“骨折價”,實際暗藏殺機。接盤俠需額外支付3.05億元破產費用及稅款,真實成本直逼9.5億。這還不包括:
未被清償的工程款、材料商欠款等20億級優先債權;
因地下室長期積水導致的結構安全隱患(2023年第三方檢測報告顯示B區梁柱碳化深度達8mm);
徹底過時的業態規劃——成都消費品零售額60%來自線上,傳統批發市場近五年萎縮率超40%。
流拍次數的增加更在加速貶值。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商業地產每流拍一次,市場估值平均縮水18%。六次無人問津后,資產殘值早已跌破安全線。
天湖豪布斯卡的遭遇是中國商業地產困局的縮影。
2024年全國法拍商業地產數量同比增長35%,其中80%遭遇流拍。
河南南陽鉑金時代廣場欠債23億爛尾,業主訴訟七年未果;
昆明華西·濱湖國際欠債35億停工,引發2000名購房者集體維權。
這些“混凝土巨獸”不僅吞噬資本,更衍生社會問題:成都法院統計顯示,2023年因爛尾樓產生的糾紛案件同比增長37%。
當深圳豪宅11秒加價3000萬成交時,三四線城市的商業體正淪為資本棄子。這種分裂印證了經濟學者馬光遠的論斷:“非核心資產正被加速擠出市場。”
破解困局需要更務實的方案。
贛州嘗試司法拍賣規范化改革,強制要求披露債務明細及風險清單,使商業地產處置效率提升50%;
深圳推行“帶封帶押過戶”,通過政府監管賬戶壓縮交易周期;
最值得借鑒的是昆明案例:將停工商業體改造為冷鏈物流基地,盤活率達73%。
對天湖豪布斯卡而言,2027年S11線通車或許是最后機會。若能剝離債務后引入產業資本,改造為跨境電商倉儲中心或數據中心,混凝土廢墟才有重獲新生的可能。
七次拍賣的倒計時已開始,但比“誰來接盤”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阻止悲劇重演?
地方政府需戒除“貪大求快”的政績沖動,開發商更要敬畏市場規律。那些生銹的塔吊不僅是商業失敗的印記,更是對盲目擴張時代的尖銳質問:當野心脫離現實支撐,黃金地段也會變成資本墳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