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減產30%、鋼鐵行業宣布限產、汽車企業聯合宣布抵制價格戰、海爾和美的等家電企業集體出臺“加班報備制度”,一時間企業紛紛扛起了反內卷的大旗。另一邊,民眾呼吁企業卷起來,最好卷到“0元購”,有羊毛不薅天理不容啊。
那么,到底是為何要反內卷?老鄉們想要的“0元購”真的是占便宜么?先給大家一個答案,那就是:一個時代,終結了!
2025年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釋放出重磅信號:依法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短短數日內,光伏、鋼鐵、水泥等行業紛紛響應——頭部光伏玻璃企業宣布7月起集體減產30%,鋼鐵企業主動限產檢修,33家建筑企業聯合發布“反內卷”倡議書。
這場自上而下的產能整治風暴,正在重塑中國經濟的底層邏輯,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首先,產能過剩是內卷漩渦的根源。
這是一個非常初級的經濟學原理:供需決定價格。當供應大于需求的適合,企業必然采取降價的方式搶占市場。從而形成了“產能泡沫——價格崩塌——財務危機”的惡性循環。
以鋼鐵為例,今年7月全國粗鋼產量下降,但鋼廠庫存反而同比增加。8月鋼材價格指數暴跌,創下近8年新低,部分螺紋鋼價格擊穿3000元/噸的心理防線。行業利潤呈現斷崖式下滑,7月重點鋼企利潤同比下降88%,一些企業現金流已瀕臨斷裂。
2024年光伏組件產能1225GW,全球需求僅約600GW,產能利用率不足50%。2025年初,單晶PERC組件價格跌破0.65元/W,企業陷入“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惡性循環。與此同時,68家光伏企業2024年合計虧損257億元,頭部企業如通威股份、隆基綠能凈利潤都暴降上百億元,償債能力惡化。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陶瓷、豬肉、新能源車等幾乎大部分的制造業領域。如果不加干預,任由產能擴張,價格戰會愈演愈烈,瘋狂內卷的多維殺傷力會導致企業到社會都不堪重負。
接下來,就看下內卷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首先,帶來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與環境污染。
前幾天,有新聞報道,某地下了一場“石頭雨”。一處高層住宅的保溫層大面積脫落,砸向地面,多輛停在樓下的汽車遭遇損毀。在視頻后面,有人留言:“保溫層競標價格已經打到了成本線以下,你報120元/平,就有人報110元,還有人報108元,直接擊穿了110元的成本價”。
沒有利潤的項目,企業難道要做慈善么?必然在質量上動手腳,因此有人擔憂,未來的“石頭雨”恐怕成常態。
所以,免費給你一套危房,你敢住么?能睡得著覺么?沒有防撞梁、多連桿細的像筷子一樣的汽車,你敢開么?
這是低價競爭導致的血淋淋案例,劣幣驅逐良幣,導致惡行循環,最終傷害的不僅僅是企業,每個人都將成為受害者,這就是所謂的囚徒困境。
同樣,鋼鐵行業為壓價減少合金添加量,2025年螺紋鋼強度合格率同比下降2.3%,不合格的螺紋鋼如果用在高速橋梁、隧道、高層建筑中,后果不堪設想。
在儲能行業,一些企業宣稱產品壽命達25年,實際運行不到5年即大面積退役;號稱循環壽命12000次的電芯,實際年循環次數不足設計值一半。低價電芯容量不足、內阻大、尺寸偏差等問題,導致儲能系統性能急劇下降。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危害,瘋狂產能擴張,還導致環境污染加劇,帶來隱形傷害。企業沒有利潤,就沒錢做技術升級,沒法滿足環保要求,甚至弄虛作假不做環評。
重金屬行業瘋狂擴張,不做環保,導致土壤、地下水污染,周邊的居民可能出現重金屬中毒,真的是斷子絕孫的勾當。
其次,隱形地方債、企業債違約,影響金融安全。
一直以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都作為考核政績的重要標準,于是許多地方通過補貼、稅收減免、土地供給等隱性保護招來大量落后產能,并通過地方債維持“僵尸企業”生存。
以產能嚴重過剩的光伏和儲能為例。這是典型的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制造業,許多鄉鎮為了招商引資,不惜發債吸引落后產能。
政績是有了,可是產能嚴重過剩導致價格戰,企業沒有利潤,無法上繳利稅,最終破壞了當地環境,讓地方欠了一屁股債,嚴重影響了金融安全。2024年多地城投平臺對本地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較三年前增長35%。
同樣,企業因產能過剩,價格戰導致沒有利潤,卻為了擴張產能在股市里頻頻增發融資,結果虧損卻越來越大,讓股民為企業的產能過剩買單,損害了投資者信心。
而且很多企業以新產能向銀行借貸,無力償還貸款,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率一直攀升,最終制造了嚴重的金融風險。
而且落后產能無法出清,企業沒有利潤投入到研發和創新中來,導致無法參與到未來的競爭。資金的利用率嚴重下降,這關系到長治久安。
第三,就業內卷、收入下降、消費下降,導致嚴重的社會成本。
一邊是產能過剩,一邊是996、007加班,另一邊是薪資增長停滯,甚至拖欠工資。這簡直就是惡行循環,最終反映到消費上,則是居民沒錢消費,不敢消費。大家可以問問自己身邊的親友,多少年沒漲工資了?有多少人工資下降了,獎金沒有了?
各行各業的“內卷”導致年輕人沒有時間談戀愛,結婚生育率下滑。最近有調查顯示,全民進入了“性蕭條”時代,安全套的銷量都在腰斬。年輕人婚育意愿下降,2025年一季度結婚登記數同比下降9.3%。996工作制擠壓育兒時間,新生兒數量持續斷崖式下跌。
另外,產能過剩還導致企業向全球卷,卷得歐美都不愿和中國企業做生意了。今年上半年鋼材出口激增25%,引發多國反傾銷調查。低價光伏組件在海外市場售價已跌破0.15美元/W,僅為三年前的60%,導致歐盟啟動新一輪“雙反”調查。新能源車低價出口,同樣導致歐美嚴重抵制。而龐大的產能,如果僅僅依靠國內市場消化,簡直是天方夜譚。
顯然,產能過剩導致了價格戰,價格戰導致各層面的嚴重內卷,導致產品質量下滑、落后產能死灰復燃、阻礙創新和環保、影響老百姓的收入、導致金融風險、導致996、007,破壞了生育率。所以,必須展開反內卷的多層次治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那么,到底怎么反內卷?
對此,中央已構建階梯式政策體系:
2024年7月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同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升級為“綜合整治”;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其列為標志性改革。
7月財經委會議進一步提出“五統一、一開放”框架,首次強調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直指地方保護主義病灶。
而反內卷并非中國特色,全球發達國家都曾經歷過。美國面對21世紀初電子制造業產能過剩,美國通過企業破產、并購重組實現自然淘汰,最后然給IBM、英特爾、高通、蘋果、惠普等脫穎而出,成為信息時代的領軍企業。
面對互聯網泡沫,通過破產、整合,最后剩下Google、亞馬遜、微軟,后來又誕生出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硅谷創新之火一直不熄,迎來了OpenAI,開啟了AI時代。
日本1960年《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通過提高工資、完善社保,十年內民間消費貢獻GDP超60%,化解紡織等行業產能過剩。同時,將鋼鐵、汽車、化學等成熟制造業向亞洲發展中國家轉移產能,向歐美市場出口,賺取外匯,成功化解了產能過剩。
中國當前也在積極提振國內消費,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地方保護,同時加快“一帶一路”以及東盟、金磚國家等各種國際貿易舉措,讓中國制造走向全球更多市場。當前,只有將落后產能出清,將更多資金用于技術創新,放棄價格戰,才能打破“價格下跌-利潤減少-收入降低-需求萎縮”的惡性循環。
所以,不要僅僅為了1元錢喝一杯奶茶就覺得賺了大便宜。這場反內卷不僅是一次政策調整,更是中國經濟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的歷史性轉折。一個時代結束了!陣痛不可避免,但涅槃重生的中國經濟必將以更堅實的步伐,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紀元。
點擊名片 關注我
??謝謝你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