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睿捷;通訊員:彭祎)今年98歲的黃爹爹(化姓)是參加過1945年湘西會戰的抗戰老兵,近年來,他的視力逐漸模糊,生活深受影響。近日,他在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成功接受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術后雙眼視力均恢復至0.5,重獲光明“視”界。
黃爹爹雖年近百歲,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他曾參加過中國抗日戰爭最后一次大會戰——湘西會戰(又稱“雪峰山戰役”)。“當年在山上埋伏,幾百米外的鬼子動向都得靠這雙眼盯緊,”老人回憶道。戰爭勝利后,他回鄉務農,雖歷經歲月滄桑,但身體硬朗,唯獨視力逐年下降。
近年來,黃爹爹的視力惡化加劇,“吃飯夾菜全靠摸,走路得扶墻,已經完全無法獨立完成日常活動了。”黃爹爹的女兒說道,父親性格倔強,不愿給子女添麻煩,直到今年才同意就醫。
7月初,黃爹爹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就診。經該院白內障與老視專科彭婷婷副主任醫師詳細檢查,黃爹爹被診斷為“雙眼老年性白內障”,右眼視力僅剩0.15,左眼視力更是只能看到手在眼前晃動。
“黃爹爹雖然年紀大,但身體狀況良好,完全可以接受白內障手術。”彭婷婷副主任醫師介紹,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高齡已不再是白內障手術的絕對禁忌癥,只要患者全身情況穩定,手術風險可控,就能通過手術恢復視力。
考慮到黃爹爹年事已高,傳統白內障手術依賴手工操作,而飛秒激光技術可通過計算機導航完成角膜切口、晶狀體前囊膜切開等關鍵步驟,誤差控制在微米級,尤其適合眼部條件復雜的老年患者。于是,彭婷婷副主任醫師決定為黃爹爹采用目前先進的“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該技術利用計算機精準控制激光切口,減少對眼內組織的損傷,手術更安全、恢復更快。
7月4日,彭婷婷副主任醫師團隊為黃爹爹實施了左眼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并植入人工晶體。次日,又為他的右眼進行了相同的手術。單眼手術過程僅需10分鐘左右,黃爹爹全程清醒,無任何不適。
雙眼術后第一天,當醫生揭開紗布時,黃爹爹驚喜地發現,眼前的世界變得清晰了。“看得見了!真的看得見了!”他激動地握住醫生的手,連連道謝。經檢查,他的雙眼視力均恢復至0.5,不僅能看清家人的臉,還能獨立行走,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像黃爹爹這樣的高齡患者,術后視力能恢復得這么好,我們也很欣慰。”彭婷婷副主任醫師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常見的致盲性眼病,但許多老人因擔心手術風險而延誤治療,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實際上,如今的白內障手術已進入“精準無刀”時代,創傷小、恢復快,高齡患者同樣可以受益。
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80%。彭婷婷副主任醫師提醒,如果老年人出現視力模糊、畏光、色彩辨識度下降等癥狀,應及時就醫。目前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有效方法,拖延治療可能導致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嚴重并發癥,甚至永久失明。據了解,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近年來在白內障治療領域不斷引進先進技術,提升診療水平,已為眾多高齡、復雜病例患者成功實施手術,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