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作為皮膚科的高發性疾病,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我國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普通人群濕疹患病率為10%~20%,兒童群體患病率更是高達30% 。這一疾病以皮膚的慢性炎癥、屏障功能受損及難以忍受的瘙癢為典型特征,嚴重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從睡眠質量下降到社交活動受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極大地降低了生活質量。本文將系統梳理六大類濕疹治療藥物,深入剖析其作用機制、臨床應用效果及使用策略,旨在為臨床醫生針對不同病情患者制定個體化用藥方案提供有力參考 。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作用機制:通過抑制免疫細胞活化及炎癥因子釋放發揮抗炎、抗過敏作用。
1.外用糖皮質激素(按強度分級)
超強效:鹵米松、丙酸氯倍他索(適用于肥厚性皮損,如肘膝部);
中強效: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軀干、四肢慢性濕疹);
弱效:氫化可的松、地奈德(面部、皺褶部位,如眼瞼、腋下)。
優點:起效快,抗炎效果顯著,劑型多樣(軟膏、乳膏、洗劑)。
缺點:長期使用可致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面部及皺褶部位慎用,兒童需選擇弱效制劑(療程≤2周)。
用法用量:每日1~2次外用,癥狀控制后逐漸減量至停藥(如每周2次維持)。
2.系統用糖皮質激素
潑尼松、甲潑尼龍(適用于急性泛發性濕疹、紅皮病型濕疹)。
優點:快速控制重癥濕疹急性發作。
缺點:長期使用風險高(骨質疏松、免疫抑制、腎上腺抑制),僅短期使用[一般≤2周,潑尼松0.5~1 mg/(kg?d)]。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代表藥物:他克莫司軟膏(0.03%/0.1%)、吡美莫司乳膏(1%)。
優點:無激素相關副作用,可用于面部、眼瞼、肛周等敏感部位及兒童;長期使用可降低濕疹復發率(調節皮膚免疫微環境)。
缺點:起效較激素慢(用藥后5~7 d見效),初期可能出現灼熱感;理論上有潛在免疫抑制風險(長期使用需監測淋巴細胞計數)。
用法用量
成人:0.1%他克莫司每日2次外用;
兒童:0.03%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每日2次外用,癥狀控制后減為每日1次,維持2~4周。
抗組胺藥物
1.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首選)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無鎮靜作用,適用于白天用藥);
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肝腎代謝影響小,適合老年人及肝腎功能不全者)。
優點:緩解瘙癢效果確切,副作用少(無中樞抑制)。
用法用量:成人10 mg 1次/d,兒童按體重調整(如西替利嗪2~6歲 5mg 1次/d)。
2.第一代H1受體拮抗劑
撲爾敏、苯海拉明(鎮靜作用強,僅夜間使用)。
缺點:嗜睡、口干、便秘,高空作業及駕駛員慎用。
3.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孟魯司特(輔助治療伴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的濕疹患者)。
生物制劑
代表藥物:度普利尤單抗(Dupilumab,IL-4/IL-13雙靶點抑制劑)。
適應證: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D),對傳統治療應答不佳或不耐受者。
優點:靶向抑制2型炎癥通路,顯著改善皮損及瘙癢(第16周EASI評分下降≥75%);皮下注射給藥(初始劑量600 mg,之后300 mg 每2周一次),安全性高(感染風險略增加,需監測結核)。
缺點:價格昂貴,需排除惡性腫瘤及嚴重感染后使用。
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劑
代表藥物:巴瑞替尼(Baricitinib,JAK1/JAK2抑制劑)、upadacitinib(JAK1抑制劑)。
適應證:中重度AD,無法使用生物制劑或外用藥物控制者。
優點:口服給藥便捷,對難治性皮損(如手足部濕疹)效果顯著;快速緩解瘙癢(用藥1周內起效)。
缺點:潛在血栓風險(需監測血常規及D-二聚體);免疫抑制作用(增加帶狀皰疹風險,用藥前需接種疫苗)。
用法用量:巴瑞替尼2 mg 1次/d(腎功能不全者減為1 mg 1次/d),upadacitinib 10 mg 1次/d。
濕敷劑及輔助治療
生理鹽水或3%硼酸溶液濕敷。
適應證:急性滲出期濕疹(收斂、減輕水腫)。
用法:4~6層紗布浸濕后冷敷,每次15~20 min,每日2~3次,濕敷后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
保濕劑:凡士林、尿素軟膏(修復皮膚屏障,減少復發),需與藥物間隔30 min使用。
抗生素:合并細菌感染時短期外用莫匹羅星、夫西地酸,或系統使用頭孢類抗生素(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特殊人群管理要點
兒童:優先選擇弱效激素(如地奈德)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避免長期使用含氟激素;
孕婦:急性發作期可短期外用氫化可的松,禁用系統激素及JAK抑制劑;
老年人:注意抗組胺藥的鎮靜副作用,優先選擇非鎮靜劑型。
臨床用藥策略總結
表1 濕疹治療藥物策略總結
注:JAK為酪氨酸激酶
結語
濕疹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部位及患者特征個體化選藥,強調“階梯治療”與“維持治療”結合,同時重視皮膚屏障修復。生物制劑與JAK抑制劑為中重度患者提供了高效選擇,但需嚴格評估適應癥與風險。
參考文獻: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環境與職業性皮膚病學組,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皮膚科分會,中國中藥協會皮膚病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李鄰峰,李明,王美芳,李妍.濕疹皮炎類皮膚病中西醫結合藥物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皮膚科雜志,2023,56(4):287-29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