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刑事律師張秀峰刑事辯護研究
山東省高院、山東省檢察院制定的《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試行)實施細則(試行)》中規定:“因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等民間矛盾引發,且被害人有過錯或者對矛盾激化負有責任的,綜合考慮被害人過錯程度、犯罪的性質和后果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由此上述規定可以,如果被害人被認定為存在過錯,將極大地影響犯罪嫌疑人的量刑。
刑法意義上的被害人過錯,是指被害人有意實施了錯誤或不當的行為且該行為違背法律或者社會公序良俗、倫理規范等,侵犯了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或其他正當利益,直接引發或激化了犯罪行為。
認定被害人存在過錯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被害人行為違反法律規定或嚴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倫理規范,受到社會大眾否定性評價。若僅僅因鄰里糾紛、生活習慣、教育子女方式等生活瑣事引發日常爭執,通常不認為刑法上的被害人過錯。
2.被害人的過錯行為應當是其主動實施的,對本人行為性質及后果有一定認知,并且其過錯行為必須是客觀存在的。
3. 被害人必須出于故意,由于被害人過錯通常出現在互動性明顯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犯罪中,單純的過失行為或者不可歸咎于被害人的其他行為,不能認定為被害人過錯。
4.過錯行為與犯罪行為的發生之間具有關聯性。被害人的不當刺激直接促使被告人產生或加深犯意,進而實施犯罪,過錯行為與犯罪行為的發生之間具有引起與被引起的因果關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害人實施不法或不道德行為具有長期性,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持續,典型的如家庭暴力等,被告人基于心理畏懼和客觀體力等因素未當場制約,間隔數天甚至更長時間間隔實施反抗,需要結合全案證據判斷不法行為的長期性、持續性和嚴重性,一般亦認定存在被害人過錯。
辯護律師應該怎么做?
辯護律師應收集與被害人過錯相關的證據。比如被害人先前的行為、言論、相關視頻或照片等。尤其是要利用好偵查卷宗里面能體現出被害人過程的證據。仔細分析被害人過錯的性質、程度和影響。這包括評估被害人過錯是否足以影響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以及是否可以作為減輕或免除被告人刑事責任的理由。根據收集到的證據和分析結果,提出合理的辯護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