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當筆尖在紙面劃動時,突然僵硬的手指、扭曲的字跡,不僅是書寫的障礙,更像一道陰影籠罩著日常工作與生活。許多深受書寫痙攣困擾的朋友,常常在簽名、記筆記時,因手部不受控制的震顫、疼痛而陷入尷尬與焦慮。在中醫的智慧體系里,這看似是手部的局部問題,實則與全身氣血的運行密切相關。通過獨特的調養方法,讓氣血通暢,便能重獲書寫的從容與流暢。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也是濡養肢體、保證正常運動功能的關鍵。《黃帝內經》中提到 “血氣者,所以周于性命者也,以奉生身,莫貴于此矣”,清晰闡述了氣血對人體的重要性。書寫痙攣的發生,根源在于氣血運行不暢。或因長期伏案,久坐傷氣,導致氣虛推動無力;或因情緒壓抑,肝氣郁結,氣滯則血瘀;又或是先天不足,后天失養,氣血虧虛,無法滋養手部筋脈。當氣血不能順暢地輸送到手指末端,筋脈失于濡養,便會出現痙攣、疼痛等癥狀。
謝先生,38歲,文案工作者。主訴“持筆手抖加重半年”:提筆寫字時無名指與小指不受控震顫,落筆前10分鐘即出現手指僵硬酸痛,寫滿百字后整只手掌痙攣抽動。伴頭暈眼花,熬夜后晨起口苦明顯,情緒焦躁時癥狀加劇。脈象弦細,舌質淡紅少津、苔薄微黃。
中醫辨證思路
其病屬“筋惕肉瞤”范疇,核心病機為:
- 肝血虧虛為本:長期伏案耗血,肝失所養則藏血功能失調
- 虛風擾動為標:血虛生風致筋脈失濡,故見震顫抽動
- 情志郁火助病:工作壓力致肝氣郁結,郁而化火加重筋急
當治以“滋肝養血治本,柔筋熄風治標”,兼顧疏解郁火。
除顫祛拘湯化裁:
生白芍(柔肝解痙為君)當歸、枸杞子(養血滋肝為臣)
天麻、鉤藤(平熄內風)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
夏枯草、生麥芽(清肝郁、化積滯)炙甘草(調和諸藥)
持續治療一個療程后,手部痙攣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兩個療程后,書寫時手部疼痛基本消失,握筆穩定性顯著提高,能流暢書寫;四個療程后,痙攣癥狀基本消失,字跡恢復工整,工作和生活也重回正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