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大地遍“楓”景,中原沃土展新顏。河南法院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優化法庭布局,強化基層保障,指導各地人民法庭立足本土特色,辦好轄區案件,指導人民調解,創新服務模式,健全解紛機制,推動人民法庭建設與司法服務能力雙提升,架起了一座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共冷暖的“楓橋”,讓法治的溫暖與正義的陽光灑滿千家萬戶。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微信公眾號開設《豫法楓景——河南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掠影》專欄,以法庭“微視角”詮釋法治“大情懷”,多維度展現河南法院人民法庭的為民新“楓”貌。
溫情解“家事” 巧筑“家和”楓景線
朱砂人民法庭做深做實家事審判,書寫基層治理新篇章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事糾紛的妥善化解,關乎萬家燈火,更牽系基層善治。河南省通許縣人民法院朱砂人民法庭立足家事審判主陣地,深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調解理念貫穿審判全鏈條,融合法理情,巧解千家結,探索出一條“前端預防、多元化解、判后回訪”的家事糾紛化解新路徑。
靠前指導化心結:讓糾紛“止于未發”
“誰惹你了,老太太?看著這么不開心?”當法庭負責人看到被攙扶著走進法庭、滿面淚痕的八旬吳老太時,一句溫暖的問候開啟了矛盾化解的序幕。
吳老太執意起訴老伴曹老漢離婚,情緒異常激動。法庭負責人未拘泥于案卷,敏銳察覺背后必有隱情。她當即聯合村委會干部與“許美好”維權幫幫團成員,主動上門、下沉走訪。真相很快浮出水面:兩位老人本無根本矛盾,是兒子覬覦父親手中的拆遷款,慫恿母親離婚分割財產。
法庭負責人迅速“靶向治療”:一方面對兒子們釋法嚴教,闡明贍養義務的法定性與財產覬覦的不道德性;另一方面,幫幫團成員引導老兩口在私密空間敞開心扉。當了解到兩位老人對幾十年風雨相伴仍心存感念,法官趁熱打鐵,以“耄耋之年更應珍惜相守”的溫情勸導,融化子女私心制造的冰墻。最終,兒子認錯悔改,吳老太含淚撤訴,一場因親情扭曲引發的危機被精準消弭。
朱砂法庭將“治未病”理念融入血脈,依托“法官+村委+幫幫團”聯動網絡,建立常態化矛盾摸排與預警機制。法官定期下沉指導,培訓村居調解員識別家事風險信號;幫幫團發揮人熟、地熟優勢,對贍養、繼承等易發糾紛提前介入疏導。2024年以來,該機制已成功預警并化解潛在家事矛盾300余起,真正做好源頭預防工作。
多元聯動破困局:解法結更化心結
“錢沒了,家不能散!”面對王某意外身故留下的30萬元賠償金分割糾紛,承辦法官深知此案不僅關乎財產,更牽動兩個破碎家庭的未來。
王某父母將兒媳董某及年幼孫子訴至法庭。一邊是喪子老人的晚年贍養之憂,一邊是孤兒寡母的生活保障之困,傳統審判難以彌合親情裂痕。朱砂法庭立即啟動“法院+婦聯+調解員”多元解紛引擎:法官從法律視角厘清共有物分割原則,著重強調保障未成年子女權益;婦聯心理咨詢師以親情為紐帶,疏導雙方對抗情緒:“想想孩子,他失去的不僅是父親,更需要完整的親情網”;人民調解員憑借鄉情威望,以“情、理、俗”交融溝通,尋找利益平衡點。
經多輪“背靠背”疏導與“面對面”協商,雙方終達成協議:董某向公婆支付10萬元,共有的超市非經一致同意不得處置。協議簽署當日,款項當場履行完畢。一場可能撕裂三代親情的糾紛,在多元協作的溫情調解下,實現了法律效果與親情修復的雙贏。
朱砂法庭以“許美好”維權幫幫團工作室為樞紐,深度整合司法、行政、社會資源,形成“專業審判+心理疏導+基層調解”三層過濾網。針對家暴、未成年人保護等復雜案件,引入婦聯權益專家、心理咨詢師組建“診療式”調解團隊。2024年至今,該模式調處家事糾紛成功率超80%,自動履行率達90%。
判后回訪續溫情:寫好“后半篇文章”
“案子結了,但家真的暖起來了嗎?”帶著這份牽掛,承辦法官與婦聯干部、“許美好”維權幫幫團調解員們敲開了曹某、聶某的家門。
這對夫妻曾因育兒分歧、聚少離多鬧上法庭,后在法官與調解員悉心疏導下重歸于好、撤回起訴。回訪中,法官不再是裁判者,而是傾聽“婚姻牢騷”的娘家人。夫妻倆坦言仍有摩擦,朱砂法庭負責人現場支招:“多站對方角度想想,打工不易,帶娃也辛苦。”法官則引導他們訂立“家庭公約”,明確分工、定期溝通。
一次回訪,幾句家常,讓司法關懷從法庭延伸至廳堂。當看到夫妻倆緊握的雙手和女兒的笑臉,回訪團隊確信:司法修復的不僅是法律關系,更是家的溫度。
朱砂法庭常態化開展家事案件回訪,對調解和好、涉未成年子女、老年人權益等案件分類跟蹤:對和好夫妻,3個月內必訪,鞏固修復成果;對撫養權案件,聯合學校、社區動態關注兒童成長;對贍養案件,定期聯絡基層組織監督履行。2024年以來,已開展判后回訪120余次,群眾滿意度達100%,讓“案結事了”升華為“家和事興”。
從靠前指導防風險,到多元聯動解紛爭,再到溫情回訪固成效,朱砂法庭將家事審判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以“如我在訴”的共情與“滴水穿石”的韌勁,把“楓橋經驗”寫進千家萬戶的日常。在這里,司法不僅明斷是非,更守護煙火人間最珍貴的親情紐帶。未來,朱砂法庭將繼續深耕“家文章”,讓更多家庭重沐和睦暖陽,為鄉村振興注入穩穩的幸福力量。2024年,朱砂法庭家事案件調撤率達70%以上,“抓前端、治未病”的生動實踐,正悄然繪就基層善治的“楓”景長卷。
供稿:省法院民一庭、通許縣法院朱砂法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