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曾經火遍全網的馬黛茶嗎?新奇的沖泡方法,特殊的風味,那滿滿一杯厚重的茶葉賺足了流量。
現在,馬黛茶風頭褪去,占領頭條的是——適應原(adaptogène)蘑菇咖啡!
前段時間,法國各大品牌在TikTok或Instagram上持續發力,鋪天蓋地宣傳這款“適應原蘑菇咖啡”,仿佛是健康屆的“愛馬仕”。提升專注力,改善睡眠,緩解焦慮,增強免疫力……仿佛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在跟上潮流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蘑菇咖啡”到底是什么東西,真的有那么神奇嗎?
究其本質,這種咖啡是將某些具有“適應原(adaptogène)”特性的蘑菇提取物加入到低咖啡因的速溶咖啡粉中,再與水或牛奶沖泡飲用。而這些蘑菇被認為可以幫助身體在面對壓力、疲勞、焦慮等情況下更好地“適應”環境,從而恢復或維持生理平衡。
最常見的適應原蘑菇包括:
獅鬃菇(Lion’s Mane):據說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
靈芝(Reishi):抗壓、調節激素平衡;
樺褐孔菌(Chaga):抗氧化、提升免疫力;
蟲草(Cordyceps):增強體力、抗疲勞;
云芝(Polypore):利尿、養發。
是不是很眼熟?這不就是咱們的中醫里耳熟能詳的藥材嘛!沒錯,這些蘑菇源自亞洲傳統草藥文化,尤其在中醫體系中頗具地位。但現在,他們被法國人加進咖啡,成為“營養品”。
營養寶庫,少咖啡因,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網絡上好評如潮,冰品和甜點界都要被攻陷。但法國衛生部門卻潑了一盆冷水。
2025年3月,法國衛生部發布報告,指出:目前缺乏足夠的臨床數據支持這些蘑菇在人體上的功效。大多數研究仍停留在動物實驗或者試管測試階段。
營養師Alexandra Retion也明確表示,這些咖啡雖然可能是一種更溫和的替代飲品,但“并非補充劑,也無法替代飲食結構中的營養缺口”。
它不是垃圾食品,但也未必有效。
比起成分爭議,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健康飲品”背后可能隱藏的健康風險:
成分不規范:每個品牌的配方都不相同,濃度也未統一。有些產品甚至連成分含量都標注不清。
個體禁忌反應:服用抗凝藥或免疫抑制劑者不宜飲用;孕婦、哺乳期女性建議避免;有消費者報告飲用后出現腹瀉、鼻出血、過敏瘙癢、口干等不良反應。
價格不親民:平均一杯成本約1.3-1.7歐元,30杯一盒售價在40-50歐元之間,高端品牌甚至高達150歐元90杯。折算下來,每年若當作每日飲品,成本高達數百歐元。
成本頗高,效用待定,聽起來是很快要過氣的節奏。然而市場總是讓人琢磨不透。有專家調查發現,蘑菇咖啡絕非曇花一現的小眾趨勢。
據Statista調查,法國人均每年喝掉約500杯咖啡,在全球名列前茅。同時又有一大批人因為咖啡因焦慮、睡眠障礙或追求“清醒而冷靜”的理想狀態,開始尋找替代飲品。
于是,“適應原蘑菇咖啡”趁虛而入——“低咖啡因+健康+焦慮緩解”的好名聲,讓一大批人心甘情愿為它買單。
有人預料,蘑菇咖啡很快就會成為法國各大超市貨架上的常客。沒人知道這是真是假,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品牌的野心不會停,營銷的步伐不會慢。
一杯蘑菇咖啡或許比一杯高糖拿鐵健康。但它是否能代替運動、規律作息、合理飲食?當然不能。
喝不喝蘑菇咖啡,是你的自由;但別讓自己成了焦慮營銷的犧牲品。
Ref:
https://actu.fr/economie/les-cafes-aux-champignons-pullulent-sur-tiktok-et-instagram-vrai-miracle-sante-ou-pure-arnaque-marketing_62755677.html
文|小月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