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地鐵上刷到“別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銀龍魚”,以為只是又一首土味神曲;卻沒想到,它已經在紐約街頭循環播放,在倫敦唐人街引發模仿熱潮,甚至在海外音樂軟件Spotify的月聽眾已經超過周杰倫。
就是這樣一首《大展鴻圖》,讓廣東說唱歌手“攬佬”成為當下華語樂壇最魔性的現象級人物。
▲點擊收看視頻
一眾外國人大贊歌曲“洗腦”,是文化創新的代表;然而不少廣東人卻認為歌曲太土、太俗,而且還是用普通話唱,根本代表不了廣東文化……為什么在海內外,這首歌曲會有如此割裂的評價?
01
火遍海外的廣東神曲
《大展鴻圖》是廣東說唱歌手攬佬與劉夫陽聯合創作的說唱歌曲,收錄于2024年8月20日發布的專輯《八方來財》。
值得注意的是,《大展鴻圖》當中蘊含了不少嶺南元素——采樣自粵劇《帝女花》,MV寫到紀念粵劇《帝女花》首演68周年。攝制組專程在香港賽馬場和蓮香樓為MV取景,歌詞中提及的“銀龍魚”“勞力士”“大師題字”“關公像”以及“叉燒包”“燒臘店”等,還原了廣東老板們的生活景象。
▲圖源網絡
至于《大展鴻圖》為什么在發布大半年后才爆火呢?帶動歌曲傳播的,是“不齊舞團”設計的一套門檻極低的舞蹈動作:雙手比出“鴻鵠展翅”的姿勢,配合腳步滑動與甩頭結尾。數據顯示,該舞蹈在抖音翻拍量已超50萬條,從幼兒園小朋友到退休大爺,從寫字樓白領到田間農民,可以說是大眾參與。
而在網易云平臺上,該曲點贊數突破150萬,評論超過3萬,在國內完成“破圈”。
而在海外,《大展鴻圖》的影響力也出人意料。
最初,該曲的走紅并非源自國外主流媒體宣傳,而是從留學生社交圈發酵,被外國網紅偶然發現,再靠著Tiktok等平臺上的舞蹈視頻傳播。
在紐約時代廣場,有年輕人自發表演,在倫敦唐人街,商鋪循環播放。還有新加坡網友將其改編為街舞伴奏,更有巴西歌手推出葡語翻唱。
▲外國網友翻跳,圖源網絡
7月初,攬佬以月聽眾突破302.2萬的成績,超越周杰倫,登頂Spotify華語歌手月聽眾排行榜第一位,《大展鴻圖》更沖進Spotify全球飆升榜前50名。有外國網友評價,雖然不是很理解這首歌的意思,但就是喜歡這首歌的旋律。還有外國網友留言“求中文翻譯”。
▲圖源網絡
其實,《大展鴻圖》不是攬佬的第一首爆款,同專輯歌曲《八方來財》的熱度也不低,走紅路徑也相似。
“來財!來!來財!來!”歌詞洗腦,“來財舞”也被眾多抖音博主模仿翻跳。《八方來財》和《大展鴻圖》都一度沖進英國、德國、意大利、印度、沙特、土耳其、保加利亞和埃及等數十個國家的Spotify飆升榜。
02
土嗨神曲為什么爆火?
《大展鴻圖》的成功,可以說踩準了當代音樂傳播的多個關鍵要素。
首先從音樂風格來看,攬佬的作品被稱為“攬式孟菲斯”——意指將美國南部孟菲斯說唱節奏,和中國東南沿海的地方文化融合,再混搭濃濃客家口音的普通話及粵語,形成強烈聽覺沖擊力。
歌曲開頭采樣《帝女花》的經典唱段,隨后接入碎拍鼓點和說唱節奏,讓粵劇的梆子腔、二黃腔旋律與電子音效互融。
▲MV畫面
旋律方面,簡單、重復、高頻循環成就了“聽一遍就會”的魔性體驗。就像網友的評論:“第一次聽覺得好土,第二次跟著抖腿,第三次已經會唱。”
這也是《大展鴻圖》能火到海外的重要因素,音樂是超越語言的媒介,比起理解歌詞,旋律與節奏的直觀感染力更容易穿透文化壁壘。
▲圖源網絡
另外,《大展鴻圖》走的是舞曲邏輯,而非傳統的文化輸出邏輯,憑借民眾在短視頻平臺的舞蹈模仿潮,進行低門檻的高強度傳播,符合當代網絡神曲的傳播規律。
▲圖源網絡
再從社會心理層面看,這首歌的爆紅契合了當前經濟背景下,大眾“求好運”“搞錢”“沖喜”的情緒。正如《八方來財》的“來財來”成為集體祈愿,《大展鴻圖》滿足了大家對富貴生活的想象。
03
好評與罵聲齊飛
然而,在《大展鴻圖》的熱度之外,是極為割裂的評論生態。
在部分國內網友看來,這首歌的“爆紅”代表的是“低俗文化”的勝利。一些網友調侃:“這首歌火了算是華語樂壇完了”“像是吃了拼好飯中毒寫出來的”“太撈了”。
▲專輯封面
不少廣東網友也質疑,盡管該曲采樣了粵劇唱段,但歌詞、MV和《帝女花》的原著劇情并無關系,《帝女花》講述的是明朝末代長平公主殉情、殉國的悲情故事,而《大展鴻圖》卻充滿金錢、土豪發家元素,令人感覺格格不入。
還有網友指出,唱廣東文化,為何不直接用粵語、客家話、潮州話來唱?
▲網友評論
當然了,也有網友贊賞《大展鴻圖》,認為其展現出市井生命力,又成功將廣東文化元素傳播到海外。
有網友表示,“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本就不是對立,流行文化中可以有“土嗨”的位置。
還有網友認為,大家能接受“落街沒錢買面包”的無厘頭改編,為何不能接受年輕化的二創呢?
▲網友評論
海外受到追捧,國內飽受爭議,歌曲背后實際上是文化差異的縮影。
《大展鴻圖》《八方來財》等個直白地談錢,談對財富的渴望,然而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含蓄、和諧等審美標準,過于夸張或直白的元素少不了被認為是土俗,上不了臺面的。
但是,“炫富”卻是歐美說唱的主流主題之一,豪車、皮草、大金鏈,都在外國rapper的mv中隨處可見。
▲《八方來財》MV
攬佬也回應:“我不想以土和潮去定義音樂,因為本身土和潮是人類創造出來的詞語,不管是什么樣的音樂,它存在這個世界上,并且有關注,都是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著名樂評人伍福生提醒,攬佬在爆紅后,如何避免曇花一現,成為他今后主要的挑戰。
▲攬佬,圖源網絡
當《我姓石》《愛如火》《跳樓機》等“神曲”一首接一首,靠洗腦旋律和土味敘事輪番霸榜,熱度來得快去得快。短視頻時代讓流行變得容易,也讓遺忘變得更快。
畢竟,一首歌能否在多年之后仍然被哼起,靠的往往不是耳朵記住了什么,而是在聽眾心里留下了什么。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評價《大展鴻圖》這首歌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