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隨我一同探尋歷史的世界[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
1930年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中原大戰最終以東北軍張學良通電全國武力調停,表示支持蔣介石而結束。眼見得大勢已去的西北軍馮玉祥和晉系軍閥閻錫山最終只能選擇妥協,馮玉祥選擇就地歸隱,而閻錫山選擇離開山西前往大連,臨行之際他對屬下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為什么會輸
從紙面實力上來看,北方的閻錫山和馮玉祥的晉系部隊和西北軍加起來將近七十萬部隊,但是面對人數遠遠不如自己的蔣介石中央軍,竟然也不能取勝。
雖然張學良東北軍最終通電全國支持蔣介石,但是導致中原大戰最終走向結束的原因就是馮玉祥和閻錫山的北方兩大軍事派系,他們沒錢了。
在中原大戰時期,閻錫山和馮玉祥形成軍事同盟,但是西北軍一直就相當貧困,所以閻錫山為了拉攏馮玉祥的西北軍特他們承諾,此次中原大戰時期西北軍的軍費也由他閻老西一人承擔。
自古以來,山西以富庶著稱,從陜西走出的晉商更成為明清時期大名鼎鼎的商人群體。在民國時期,從山西地區走出了近代票號,走出了中國近代銀行業的雛形。
雖然山西有很多富商大戶,但是再有錢也扛不住北方兩大軍事集團的折騰。
當初無論是馮玉祥和閻錫山,還是南京政府的蔣介石,都是現在為了拉攏觀望中的張學良。
閻錫山和蔣介石都派代表去到東北進行游說,但是不同的代表境遇卻實不一樣的。
蔣介石財大氣粗,他的代表張群等人去到東北之后,可以說是一擲千金,動不動就陪著東北軍的高級軍官們打麻將,無論輸贏,都給錢,一直哄的東北軍高層將領直呼南京政府是個好人。
閻錫山這邊代表就捉襟見肘了,一個人一趟才2000塊的預算,都不好意思跟東北軍打交道。
最主要的是西北軍和晉軍兩大軍事體系的項開銷已經讓閻錫山支撐不不住了。
即使張學良沒有在1930 年宣布入關通電調停,這個草臺班子最終也會走向消亡。
何去何從
張學良帶領部隊從山海關進入華北地區之后,閻錫山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于是也決定認輸。
馮玉祥就地歸隱后來去了泰安隱居,而他閻錫山卻考慮到自己畢竟是中原大戰北方的牽頭人,蔣介石肯定放不了自己,于是只能前往大連。
此時的大連已經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即使是蔣介石有心對閻錫山進行抓捕,也不敢貿然進行行動。
閻錫山在臨走之際把晉軍大權交給幾位麾下心腹大將,蔣介石即使想對晉軍進行同化和吞并,一時間沒有辦法進行消化,只能讓張學良在華北地區對晉軍進行節制。
然而,不得不說,閻錫山真的是命好。
一年以后,東北地區發生驚天巨變,張學良只能率領東北軍進入山海關以內。
對于蔣介石來說,此時他更頭疼南方地區和日本人的威脅,已經顧不得閻錫山了。
相反,老蔣還需要閻錫山穩定住山西的局勢,于是在蔣介石默認的情況下,閻錫山返回山西,重新掌握大權
閻錫山重新回到山西之后,開始低調行事,自己制定了一個10年的休養生息發展計劃,準備重振山西。
在他的努力下山西地區也得到了休養和發展,認清形勢的老閻再也沒有跟蔣介石瞎折騰。
也幸虧是閻錫山的覺悟,也讓他在抗日戰爭正式爆發之前,又一次將山西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民生又一次往上提高了幾分,這也為后來第二戰區的艱苦抗戰奠定了一定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