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位252張,縣醫院康養大樓被民營接管!多地公建民營康養項目上馬。
作者|柒小略
來源|看醫界
床位252張,民營集團接管縣醫院康養大樓
7月10日,伍心康養集團與政和縣中醫院舉行政和縣總醫院(西區)康復大樓醫養結合公建民營項目簽約儀式。福建省伍心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伍心康養集團”)獲得政和縣總醫院(西區)康復大樓醫養結合公建民營項目實施權,項目服務期長達30年。
此次簽約的康養項目是位于政和縣總醫院新院區(即西院區)的康復大樓,該院區為政和縣中醫院于2024年5月整體搬遷后成立。
據悉,政和縣總醫院組建于2014年,是通過縣域醫共體改革整合政和縣醫院(總院區)、政和縣中醫院(西院區)及14家基層衛生院共同成立。總院區政和縣醫院實際開放床位400張;西院區政和縣中醫院系二級甲等中醫院,床位496張,其中252張為康養床位。這252張康養床位也正是此次簽約項目的主體。
此次中標的伍心康養集團是一家專業養老運營服務商,2015年成立于廈門,其業務覆蓋養老機構、社區、地產策劃及管理,提供“醫養護康”一體化服務。截至2025年運營超90家養老院,包括4家大型持續照料社區、15家城市養老院及72家鄉鎮敬老院,覆蓋福建、甘肅、內蒙古等20余省市,總床位突破12000張,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民營養老企業之一。
該公建民營項目包含康復樓、食堂、四樓活動區、5-10樓長者居住區。每層21間,包括兩個連體雙人間,共252張床位。計劃設置全時托養區、日間照料區、文體活動區、康復保健區和管理服務區等功能區域。
項目將由伍心康養集團全面負責運營和管理,政和縣中醫院則提供醫療支持:包括專業醫療團隊指導幫扶、建立雙向轉診機制等。同時,雙方還將共同開展醫療技術培訓、學術交流等活動。
伍心康養集團表示,該項目旨在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構建更加完善的醫療養老服務體系,為當地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醫療和養老服務。
優勢互補,公建民營康養項目全國“開花”
所謂公建民營,是指政府通過承包、委托、聯合經營等方式,將政府擁有所有權但尚未投入運營的新建機構的設施設備運營權交由企業、社會組織或個人的運營模式。
其核心在于明確政府與企業的角色分工——政府層面主要負責基礎設施建設、監管標準制定及公益屬性保障;企業層面則通過市場化機制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
政和縣總醫院康復大樓醫養結合公建民營項目是整合政府資源與企業專業化管理能力的典型樣本,而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公建民營模式在養老服務體系中扮演起了越來越重要重要的角色,一批公建民營的康養項目早已在全國落地。這其中不乏類似政和縣總醫院這樣,公立醫療機構與民營集團的“牽手”。
2023年5月開始運營的湖北五峰縣孝禾康養中心也是其中代表。該中心由五峰縣人民醫院、漁洋關鎮衛生院與湖北省孝禾康養有限公司聯合運營,位于五峰縣人民醫院南院區住院部3樓,與醫院綜合科毗鄰,形成“樓上養老、樓下看病”的垂直醫養綜合體,設13個房間、70張床位,涵蓋套間、單人間、雙人間以滿足不同需求。
2025年7月15日,在內蒙古扎蘭屯市繁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佰善養老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達成了醫養結合合作意向,合力打造“嵌入式”醫養結合門診。該門診是“扎蘭屯市2025年重點民生工程“養老服務能力提升項目”的核心組成部分,由政府提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場地,佰善養老負責專業化運營,實現醫療資源與養老服務的深度整合。
除了由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場地的項目,當地政府提供場地的“公建民營”康養項目更是不勝枚舉,一些項目的更是頗具規模。
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由濱江區政府投資近5億元建設硬件設施,2015年通過公開招標,選定綠康醫養集團(全稱“浙江綠康醫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運營方,授予其20年運營權,官方稱其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的社會化運營項目之一”。
據悉,該項目占地約100畝,包括自理老人養老區、介助介護老人護理區、多功能活動中心、醫療中心和食堂等10幢大樓,總床位2000張,其中養老床位1800張,康復醫院床位200張。擁有老年大學、老年綜合活動中心等功能場所,是集“養老、醫療、康復、護理、助殘”于一體的公建民營養老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公建民營也成為一些地區盤活閑置醫療資產的重要方式——云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中心敬老院和社會福利中心在閑置的情況下,通過引進四川頤倫養老服務集團,成立了云南頤倫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企業以公建民營、以投代租的方式運營管理,投入1000余萬元用于內部裝修改造和中心敬老院二級老年病醫院建設,建成兜底保障養老床位300張、普惠型社會養老床位150張。根據當地報道,截至2025年5月,景東縣中心敬老院已入住256名老人,社會福利中心以社會化方式入住45名老人。
在老齡化程度和老齡照護探索均走在全國前列的上海,公建民營的醫養項目也有了探索。
位于上海市青浦區的福泉養護院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核心醫養結合機構,由重固鎮人民政府全額投資建設,養老服務運營商“九如城集團”負責運營管理。項目總建筑面積達17059.14平方米,規劃床位298張,其中養老床位200張、護理床位98張。該院按照護理程度劃分8個收費等級,提供從自理到全失能及失智長者的全周期照護服務。
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周家渡養護院也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公建民營”養老項目。由浦東新區民政局主管、華康健康產業集團運營,注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床位342張。該養護院地處南碼頭商圈核心區域,形成“醫療-生活-社交”的閉環生態。
實際上,華康健康產業集團絕對是上海公建民營養老項目企業“主力軍”,除了周家渡養護院,旗下還運營上鋼養護院(床位432張)、塘橋養護院(床位240張)、華康恒裕養護院等多家公建民營的康養項目。其中,華康恒裕養護院總床位392張,認知癥照護專區床位104張(占比26.5%),是上海中心城區認知癥照護床位最多的單體機構之一。
作為一種“公”“私”資源優勢互補的“合作辦醫”方式,“公建民營”康養項目的全國開花在業內人士看來是必然的,而隨著老齡化加劇導致的康養需求增加,該模式未來繼續發展落地同樣可期。
業內人士認為,該模式可以減輕政府的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促進康養產業的服務質量和模式創新;對企業來說,則可以在降低場地成本,并得到政府“公益性”背書;而對整個行業來講,“公建民營”的高效和成本控制也有利于養老服務得到“普惠性”和“高質量服務”的平衡,最終回饋于廣大老年群體。
(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