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高鐵不能吃泡面了?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高鐵車廂對方便面的食用有相關提醒,“旅客在乘車期間,請不要食用榴蓮、方便面等有濃重氣味的食品。”該話題引發熱議。盡管12306解釋此為柔性倡導,并未明確禁止泡面,但輿論場已分化為兩派:支持者強調密閉空間需維護“呼吸權”,反對者則認為侵犯了乘客的飲食自由。
圖說:網友的不同觀點
曾經,在綠皮火車的年代,在車上用熱水沖上一碗泡面,是許多人對旅行的記憶。如今,隨著動車越來越快。人們對乘車體驗也有越來越高的要求。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正如許多網友所言,目前高鐵上平價熱食比較缺乏,許多旅客乘坐動車往往也要很長時間,自帶泡面食用也有苦衷。
這真的是一個難解的矛盾嗎?我認為,高鐵車廂作為現代社會的“移動客廳”,既需要維護良好的車廂環境,也應尊重個體選擇的合理性。鐵路部門“不禁止卻勸阻”的模糊態度,恰恰反映了管理智慧的不足。堵不如疏,為什么不能主動提供平價好吃的餐食呢?
其實,許多地方已經做出表率,廣鐵集團推出的“一份家常飯”工程,提供15-30元的平價餐食,2024年30元及以下實惠餐銷售220.89萬份,占比35.3%,受到了廣泛好評。許多地方也推出了“手機點單、到站配送”模式,從供給側豐富了食物選擇,也是很好的做法。
真正的文明,在于讓每一種合理需求都得到有尊嚴的安放。當高鐵餐飲既能提供45元檔位的商務套餐,也能端出15元的家常小碗菜;當乘客既能選擇在座位享用熱鏈餐食,也能在連接處安靜食用泡面,這樣的公共空間才真正彰顯現代文明的包容與溫度。跳出“禁”與“放”的二元對立,以精細化服務化解矛盾,才能讓高鐵成為展現社會治理智慧的一張閃亮名片。
原標題:《高鐵上不能吃泡面了?跳出對立才有最優解|鋒面評論》
欄目編輯:潘高峰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曹博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