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殺出一條血路!”
7月14日,在長安汽車創新創業計劃9.0發布會上,董事長朱華榮向全體長安人發出這樣一句號令。
對長安汽車而言,2025年上半年意義頗深,不僅是“第三次創業”進入深水期,新能源板塊業務發力迫在眉睫,更伴隨著汽車業務從母公司兵器裝備集團分立,升級為獨立央企。兩大變革正在重塑長安的發展路徑,或許朱華榮意識到,市場進入存量博弈階段,于內于外,長安都必須背水一戰,前進,再前進!
從上世紀(參數丨圖片)80年代的第一次創業,到2017年力圖奪回“中國汽車第一城”位置的第三次創業,長安汽車的創新創業計劃幾經迭代,只因唯變者勝。
創變者的勝利
新能源業務見成效
2017年,長安汽車啟動香格里拉計劃、北斗天樞計劃,全力推進新能源、智能化落地,謀求全球化發展;2021年,長安汽車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打造阿維塔;2023年推出長安深藍、長安啟源等新能源品牌,完成新能源賽道的差異化布局。
來自wind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長安汽車累計銷售135.52萬輛,創八年新高;其中,自主品牌銷量達115.06萬輛,同比增長2.61%,占整體銷量84.9%;新能源業務方面,長安上半年銷量為45.17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新能源汽車在整體銷量中占比突破33%,對于此前一直以燃油車為銷量支柱的長安而言并不容易。長安的策略是在穩住燃油車基本盤的同時,依靠啟源、深藍、阿維塔三大智電品牌所構建的差異化新能源戰略體系精準卡位,加快轉型。
上半年,長安引力銷量達到47萬輛,其中CS75系列以11.7萬輛的成績占據近四分之一的銷量,同比增長12.1%;借助藍鯨iDD混動技術的賦能,CS75系列產品生命周期延長,目前總銷量已超過280萬輛。
此外,國民家轎逸動系列、全球百萬用戶優選爆款SUV CS55系列、緊湊型插混SUV UNI-Z系列和定位為“年輕人的第一輛鋼炮SUV”X5系列車型上半年累計銷量分別為10.9萬輛、6.2萬輛、2.6萬輛和4.9萬輛。
憑借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長安引力旗下多款主力車型全面煥新,長安引力將基于智慧新藍鯨3.0技術,持續推出燃油、插電混動、油電混動等多種動力車型,持續穩住銷量基本盤。
新能源乘用車業務,主要聚焦家庭用戶需求的啟源6月依靠高性價比產品貢獻了近4萬輛銷量。啟源Q07自5月21日交付以來,連續三周登頂25萬元以內新能源中型SUV銷冠,累計交付破2萬輛。這款車型創造了B級插混SUV最快萬輛交付紀錄,并成功躋身該級別SUV銷量榜的第二名,堪稱上半年當之無愧的黑馬車型。啟源Q07的成功,必將加快長安向新能源市場轉型的節奏。
作為“數智化”轉型的開拓者,截至2025年3月,長安啟源品牌發布不到2年時間,累計銷量突破22萬輛。得益于長安汽車在自主品牌以及新能源賽道上的持續發力,以啟源為代表的新能源品牌逐步展現出長安央企轉型的速度與實力。
深藍面向年輕消費群體,在智電領域具備顯著優勢,上半年累計銷量14.3萬輛,雖然距離全年50萬輛的銷量目標有所差距,但品牌增速巨大。深藍6月交付近3萬輛新車,同比增長79%。過去三年,深藍憑借SL03、S07、G318、L07、S05 五款車型,全球累計交付突破50萬輛。今年5月,錨定六座SUV市場的深藍S09上市,直接將矛頭對準問界M9和理想L9所在的增程家用市場。
作為長安新能源板塊的核心品牌,深藍在長安新能源轉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今年,深藍正式發布了“智領2030”戰略,目標到2030年要實現年銷量200萬輛,累計推出新品30款,夯實央企新能源銷量冠軍的行業地位,堅定成為世界一流電動車品牌。
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6月銷量10153輛,同比增長117%,已實現連續4個月銷量破萬;上半年累計銷量5.9萬輛。阿維塔06預售48小時訂單達到1.2萬輛,展現出爆款實力,其19.19萬元的限時權益價擊穿豪華運動轎車的底價,為年輕人帶來“豪華平權”,彰顯出長安高端新能源業務的增長潛力。
阿維塔承載著中國自主品牌高端化探索的夢想,作為長安與華為、寧德時代踐行全新合作方式的載體,其背后不僅有著長安汽車163年的制造沉淀、40年汽車制造經驗,更在智能體驗和電動化方面蘊含華為與寧德時代的頂尖技術。可以說,三方協同帶來的體系能力與持續的技術投入,讓阿維塔強化了智能領先、安全可靠的產品競爭力,它將加速推進央企新能源高端化的進程。
總體而言,車企多品牌常因定位模糊產生資源內耗,不同車型左右互搏。長安汽車卻在于憑借多元技術路線并行、多品牌戰略精準卡位,構建起牢固的新能源汽車三角,實現了市場突圍,上半年各品牌分別迎來了爆款產品和銷量突破。
破局者的答卷
上半年,長安汽車營業收入達到1285億元,其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1.61億元,凈利潤為13.53億元,其中扣非凈利潤7.8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01.31%。強勁的盈利能力離不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與全球市場擴張帶來的成效。
應該意識到,長安的這份答卷并不是水到渠成、理所應當。新能源轉型過程中充滿了彎路與陣痛;全球化布局中需平衡產品投放、品牌推廣、渠道建設等方面持續的高投入與漫長的市場反饋與收益鏈條。在此之下,智能化與能源關鍵技術布局進入深水區,長安汽車還將繼續卷技術、卷產品、卷體系,前進,再前進!
今年上海車展,長安汽車展示出鐘罩全固態電池、天衡底盤、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技術,釋放出向智能科技公司轉型的強烈信號。長安汽車還在持續推進高壓快充、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并計劃在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裝車驗證。
智能化方面,進入2025年,基于“無AI不創新、無AI不長安”的理念,長安汽車率先將智能化推進至全新高度,啟動“北斗天樞2.0”計劃,開展“四大數智升級”行動。
今年2月發布的北斗天樞2.0計劃目前正在穩步推進,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以“中央計算+區域環網”為核心的SDA平臺,全面融入AI大模型,目前已經迭代升級至2.0版。該平臺不僅實現了原地掉頭、鐘擺停車等206項場景體驗功能的批量生產,更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SDA平臺兼容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預計2025年底試飛新一代飛行汽車。此外,長安汽車計劃未來5年投入超200億元,加速AI大模型研發應用,推動端到端智駕加快研發上車。
下半年,長安將推出中型轎車啟源C390和緊湊型SUV啟源B216等多款車型。根據公司公告,長安計劃在2025年-2027年之間推出35款數智新汽車,涵蓋長安啟源(10款)、深藍汽車(10款)和阿維塔(7款)等多個品牌。這些新車將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并推動銷量增長。
長安汽車計劃到2030年,實現總體銷量突破500萬輛,其中自主板塊銷量達到4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00萬輛,長安汽車正在為成為世界一流品牌不斷努力。在這些目標中,長安釋放出一家另類央企的強勁活力。
勇敢者的游戲
海外進階 建構全球生態
長安汽車在體系化建設上具備優良傳統,其海外市場拓展路徑也是如此。
在自主品牌海外銷量方面,長安汽車上半年達到29.94萬輛,同比增長47.27%,這表明長安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布局取得較大進展。長安汽車計劃,到2030年實現海外市場銷量120萬輛。
宏大目標并未空談,長安提出“無海外不長安,無基地不長安”,謀求的并非簡單的產品出海,而是依托體系化建設的生態出海。在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產業技術不斷變革、全球供應鏈體系愈發脆弱的當下,要建構起全球生態體系,顯然是一場勇敢者的游戲。擅長以創業者思維去審視環境的長安,恰恰最不懼勇敢者游戲。
根據第三次創業的“13335”戰略計劃,長安汽車聚焦歐洲、中東非、中南美、東南亞、獨聯體五大海外市場,構建多元國際業務版圖。
目前,長安汽車形成了重資產與輕資產相結合的全球化網絡,8個海外工廠實現投產,年產能達13萬輛,同時通過9000個輕資產渠道布點擴大市場覆蓋。通過泰國、墨西哥、德國6家子公司及9個KD工廠,長安已構建起26萬輛的年產能體系,形成本地化供應鏈優勢。
2025年,長安全球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全面提速。長安瞄準東南亞和歐洲兩個重點區域市場。泰國羅勇工廠作為長安首個海外新能源基地已在5月正式投產,一期年產能10萬輛,并配套建設全球右舵備件中心,與老撾、埃及等工廠共同新增14.5萬輛本地化年產能。
歐洲市場則以深藍S07作為破局點。作為長安汽車歐洲的戰略產品,深藍S07以比Model Y低15%的定價登錄挪威,開啟長安歐洲市場的全新篇章。這款車型完成了超過150項針對歐洲用戶偏好、路況及法規的深度本土化適配,配備極寒快充技術。與此同時,長安成功打通英國、德國、挪威的國際物流通道,為首批商品車發運提供保障。在技術標準領域,長安智能網聯測試中心獲得TMMI三級國際認證,成為國內首家獲SGS認證的整車測試實驗室,為全球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朱華榮認為,存量產品全球化的機會在于將其打造為全球經典產品,而不能是將國內萎縮的款型“放逐”到海外市場。秉持“在當地,為當地”的理念、系統化的全球布局和技術創新,長安汽車正逐步改變傳統低價出口模式,轉向以技術適配和本地化為核心的高質量出海路徑,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培育新的增長點。
作為唯一一家在新能源領域實現大幅轉型的央企,長安為其他傳統車企乃至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樣本。它的上半年答卷本質上是其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破局者,長期堅持技術投入、精準戰略卡位的結果。
對于中國汽車產業而言,長安汽車的意義遠超一家車企。擁有長期發展歷史的企業最容易死于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自恃權威和經驗主義。沒有人會永遠年輕,也沒有哪個品牌可以永遠站在浪尖。長安之所以長青,在于它總在求變,永遠能夠頂著壓力前行。長安的答卷表明,激流之下,唯有不停止思考和創新,保持戰斗力,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