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br/>中國歷史浩瀚如云煙大海,很多瞬間如塵埃隱藏不見,幸有這三部著作記錄下中國道教的重要文化傳承和風云變幻。
道教歷史三部曲(《道教史》《道教史概論》《創道記》)誕生于不同的時代,前后相距近百年時間,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對比閱讀看看不同時代、不同作者觀點的異同。
華聞之聲新媒體聯播網(撰稿 上官東)魯迅先生曾說“中國人的根邸全在道教”!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固然有特定的語境,但由此說明:作為中國唯一的原生宗教,道教對中國人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雖然有些人并不一定有明確的道教信仰。
和世界其他宗教一樣,在道教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曾分化為眾多支派,每個教派都有創派祖師、歷代宗師和高道大德。在共同尊崇三洞尊神,尊奉三十六部真經的背景下,各派在教規、教制和修煉方術上則各有側重。但現在主要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別。
根據《中國宗教概況》數據:中國本土合共擁有道教宮觀9000余座,乾道、坤道5萬余人。由于歷史和宗教傳統的原因,散居于全國各地鄉村城鎮的“正一派火居道士”可能就人數更多。
正一道與全真道的主要區別是:正一道以符箓齋醮為主,可以結婚生子,食人間煙火、居家修行,民間俗稱“火居道士”;而全真道則以內丹修煉為主,要求入住宮觀,出家修行。
作為聚合中國歷代各地不同文化、思想之大成的宗教,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其久遠的歷史遠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黃帝時期,而逐漸形成于周秦兩漢。
雖然,道教并非是一人一時一地所創所生,但作為一個宗教團體的誕生,各派均將老祖天師張陵創立“五斗米道”這個道教歷史上第一個有組織教團視為開始,距今已有1800余年歷史。
不過,盡管道教的歷史源遠流長,但就算是在中國,現在仍有很多人對原始天尊“存在于宇宙萬物之前”這一神學思想的母體——中國道教的歷史知之甚少,甚至有不少人對道教的真實歷史還疑惑在神話或傳說之中。
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讓普羅大眾得到耳熟能詳的宣傳和了解,也因為長期以來沒有幾部全面性的著作能夠將道教,特別是其創始教團天師道——這一代表華人廣泛原始信仰的宗教起源作完整而通俗易懂的介紹。
搜集起來,關于中國道教全面性歷史著述的書籍本來屈指可數,能夠通俗易懂的也就更不多了,以下推薦《道教史》《道教史概論》《創道記》三部曲并一一對比介紹:
第一部《道教史》:中國道教歷史上第一部白話文通史
成書年代:1934年
作者:許地山(公元1894-1941年),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華生,也叫落花生。
祖籍廣東揭陽,生于臺灣一個愛國志士家庭。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拔逅摹睍r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著有《危巢墜簡》《空山靈雨》《道教史》《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二月,許地山在客居廣州中山大學講學期間,撰著了中國第一部現代道教專著——《道教史》一書。
雖然作者在序言中說“此本不能說是著作,只將前人及時人研究底結果總撮起來,做為大學參考底書”。但作為中國道教歷史上第一部白話文通史,該書長期以來受到道教內外人士的推崇和贊譽。
現閱該書以時間為經,以教派分化為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道教產生、發展和流傳的歷史。全書所記時限始于道教產生前的秦漢社會狀況和思想淵源,止于當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所記內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經籍、教義、人物、教制、教職等等,同時兼及道教的節日、禮俗、圣地、遺跡、建筑、文學、藝術等等。
在對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時,書中還對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的關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對一些重要史事和學術問題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如書中說到: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處“偉大時期”,但其間“道教之勢力卻壓倒二教”。
第二部《道教史概論》:中國道教符合現代學術框架的第一部史書
成書年代:1937年
作者:傅勤家,生卒年及生平事跡不詳。
學術界認為他是一名頗有建樹的“學術史上的失蹤者”。有人認為可能是當時商務印書館的編輯傅運森,不過目前也沒有確切的證據。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傅勤家撰著出版了另一部現代道教專著——《道教史概論》。雖然東晉史學家常璩(約公元291-361年,字道將,蜀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曾在《華陽國志》中詳細記載了老祖天師張陵創立“五斗米道”的過程,因而被視為“中國最早的一部道教史”。但現代學術框架下的第一部,還是非傅勤家此部《道教史概論》莫屬。
作為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論述道教歷史的著作,《道教史概論》論述了道教由東漢孕育誕生,直至近代大約兩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涉及的問題包括道教的教團組織、經典、教理、著名人物、內外丹、養生術、符錄咒術、齋醮科儀以及道教對民間秘密宗教的影響等。
全書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道教歷史發展為線索,闡明了道教在不同階段的特點,以及當時社會背景和思想文化潮流的關系。
此書對道教思想的研究,補充了以往哲學史的某些缺環;關于道教內外丹和養生學的研究,揭示了道教對中國古代科學,特別是化學、醫藥學發展的重要貢獻。
該書自出版后即在中國內地、港臺地區及日本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并且,第六十二代張元旭天師所作《補天師世家》(記錄了第五十代張國祥天師至第六十一代張仁晸天師的生平事跡譜系),也得益于傅勤家轉載入《道教史概論》一書而得以廣泛流傳后世。
作為中國道教歷史上第一部完整意義現代通史的撰著人,傅勤家的生平事跡雖然流傳很少,但著名學者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F為上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宗教、思想和文化史。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思想史》等)在論述近百年中國道教史研究的時候,他將傅勤家與許地山、陳垣、陳國符等名家并舉。認為他們共同構建了中國道教史研究的“第一次歷史性的變化”。
第三部《創道記》:中國道教首部全景式歷史傳記
成書年代:2017年
作者:李海湖(出生年月不詳),字譜文,自號白鶴羽人,湖南長沙人。
獨立藝術家,道興讀書會、天師弘道會主持人,正一派火居道士。道家文化撰著方面,除《創道記》外,還著有《聽對音樂更健康——五音養生科學指南》《天圓地方——九宮八卦的傳統建筑哲學和人居智慧》和《天書回篆字典》及系列書法、繪畫、篆刻、版畫藝術等。
2007年,李海湖在追尋自己家族信仰的過程中發現,作為對中國人影響深遠的一門宗教,除了《道教史》《道教史概論》,市場上居然沒有一部通俗易懂,能夠由始至今讓人深入了解道教發展歷史的全面性質的史籍資料。這既與中國道教的歷史影響不符,也與中國出版市場的繁榮不相對稱。
由此他歷時七年收集、整理相關史料終于形成了一份能夠清晰了解道教歷史的底本資料,后在交流過程發現很多人也有此疑惑或需要,又以三年時間在該底本資料上加以文學加工,終于以百萬字的宏篇巨著形成為中國道教首部全景式歷史傳記。
據李海湖介紹,此書以中國道教的核心脈絡——歷代張天師為線索,由建武十年(公元34年)中國道教創始人——老祖天師張陵的誕生說起,依次記錄了天師道(五斗米道)、歷代張天師的創教歷程及他們與歷代封建王朝興衰榮辱之間的神權關系,同時還有他們在民國、新中國成立后所遇見的時代和觀念的變遷。
全書以真實的歷史資料為依據,以章回體和編年史的方式,以1981個年代的歷史記錄結尾于2015年,以十二章、二百五十八回、超100萬文字再現了一個神權世家的真實故事,也以宗教的觀點書寫了另一部大寫的中國歷史和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業史。
該書《序言》中說,在西方世界,《圣經》在《創世紀》中說:“神創造了天地,他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由此,西方人知道了上帝創造世界的事和他受難的歷史。而《正統道藏》在《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中也說:“盤古開辟了世界,元始主持天界。”華人也由此知道了盤古開天辟地,原始天尊為萬物之神的故事。
李海湖認為,作為中國唯一的原生宗教,和世界識別中國的三大文化符號(龍、孔子、道教)之一,中國道教的出現不是孤立的,它是中華文明和歷史孕育的產物。而作為中國道教的創始教團,天師道的創業史既是自身的歷史,也是中國道教的開創史。這一創業過程,既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也受中國歷史所深刻影響。因此,讀懂天師道,也就是以一個巨大的縮影讀懂了中國道教和中國歷史。
以天師道1900余年的創教過程來看,其跌宕起伏的歲月是由歷代張天師、眾多高道大德和帝王將相所共同書寫。作者籍此這部中國道教創業史的記錄,希望我們在管窺天師道這一如史詩般光輝組織的誕生、傳承和宗教思想時,也能籍此出場最多帝王諸侯的一部書籍,了解歷代帝王將相的執政精髓,和古代封建王朝興衰更替的規律。
正如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公元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皇帝在700余年前所感嘆:“朝代更易不知其幾,而天師劍印傳子若孫!”對于一個連封建王權都如過眼煙云般變遷不定的中國歷史來說,天師道自創立1900余年以來,始終由張天師一脈承掌的事實,有很多是值得我們了解、借鑒和深入學習的。
就連開國領袖毛澤東(公元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主席也說:“漢中有個張魯(?-公元216年、245年或259年),他搞過吃飯不要錢,凡是過路人,在飯鋪吃飯吃肉都不要錢。他搞了三十年,人們都高興那個制度,這有種社會主義的作風,我們的社會主義由來已久了?!?/p>
毛澤東主席所說的就是天師道第3代掌教——系師張魯,其時他以天師道教團為群眾基礎,建立了封建時代具有“道教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權,這在某種方面來說,與我們今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異曲同工。
李海湖希望,由此書,普通讀者可以讀到歷史故事,哲學家可以看到道家思想,道教人士可參閱宗教科儀,醫藥學家可以領略中醫元神,企業家可以讀到組織建設,家族領袖可以參考前赴后繼,政治家可以感觸風云際會,軍事家可以領略圖謀天下。因此,讀完此書而感覺沒有收獲,那一定是不可想象的!
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p>
中國歷史浩瀚如云煙大海,很多瞬間如塵埃隱藏不見,幸有這三部著作記錄下中國道教的重要文化傳承和風云變幻。
以上,就是《道教史》《道教史概論》《創道記》道教歷史三部曲的簡要介紹,它們誕生于不同的時代,前后相距近百年時間,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對比閱讀看看不同時代、不同作者觀點的異同。
同步分發華聞之聲新媒體聯播網聚合媒體
責任編輯:胡宇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