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2日,我們這里是趕集的日子,在農村固定日子趕集,我老家是逢二五八就趕集!
同時今天還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大暑節氣,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在這樣的酷熱里,要是能下一場雨,那可真是再好不過了。
而今日就多地下了大雨,我的家鄉就是如此,昨晚就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的,下了很大的雨,今早大雨繼續,讓氣溫也下降了好幾度,最高溫度都沒有33攝氏度!
那么大暑節氣下雨好不好呢?又有什么預兆呢?
說到大暑下雨,老祖宗留下了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話:“大暑雨淋淋,寡婦不用愁”,這到底是啥意思呢?咱們一起來嘮嘮。
大暑時節,吃什么好?
老話說“大暑大暑,有米懶得煮”,說的就是大暑天氣熱,人也沒有什么胃口,不愿意去煮飯了!那么,大暑適合吃啥。
大暑熱得人沒胃口,但越熱越得好好吃飯,補充體力。
先來碗粥,綠豆粥就很不錯。綠豆清熱解毒,煮成粥,喝上一碗,從嗓子眼兒到胃里,都透著一股清爽,暑氣好像一下子就散了不少。
還有薏米小豆粥,祛濕又健脾,特別適合大暑這種又熱又濕的天氣。
除了粥,還得吃點瓜。冬瓜、絲瓜、南瓜、黃瓜和苦瓜,這些瓜類蔬菜含水量高,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幫我們補充夏日流失的大量水分和營養物質。
另外,苦味食物也不能少。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堿,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是夏季大暑的天然養生品。
像萵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苔菜等,適量吃點,能健脾開胃,讓人更有食欲。
不過,苦味食物可別吃太多,吃多了容易傷胃。
另外就是吃點肉補一補,比如雞肉,鴨肉,牛肉和羊肉都是不錯的!聽說廣西還要吃狗肉火鍋,你們家鄉吃什么呢?
“大暑雨淋淋,寡婦不用愁”,啥意思?
這句農諺里,“大暑雨淋淋” 好理解,就是大暑這天下雨,哪怕是下很大的雨,整日都下雨。
關鍵是后半句 “寡婦不用愁”,寡婦愁啥?為啥下雨就不用愁了?
在過去,農業生產是人們生活的根基,基本靠天吃飯。大暑正值農歷六月,是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
這時候,大豆、玉米在拔節,水稻在灌漿結實,它們都急需大量的雨水來澆灌。
如果大暑下雨,就像是給干渴的莊稼送來了救命水,能及時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求。
而且,大暑下雨往往預示著后面三伏天里降雨也會比較多,不用擔心莊稼缺水,這對農作物的豐收至關重要。
過去的寡婦,家里缺少男勞力,干農活的壓力很大。要是遇到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莊稼有了充足的雨水,不用費太多力氣就能有好收成。
哪怕家里只有她一個人操持農事,也能勉強應對,自然就不用為吃飯的問題發愁了。
所以說 “大暑雨淋淋,寡婦不用愁” ,表達的是雨水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以及好年景給人們帶來的安心。
大暑下雨,還有這些預兆
除了這句農諺,關于大暑下雨,老祖宗還留下了不少說法,從這些說法里,能看出不同的預兆。
“大暑有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吃水愁” ,這句話直接點明了大暑時節雨水和后續天氣的關系。
如果大暑當天下雨,預示著后面降雨豐沛,秋季雨水也充足,不管是農業灌溉還是生活用水都不用愁;
要是大暑沒下雨,那可能秋季會干旱少雨,用水就成了大問題。
還有 “大暑雨如金,小暑雨如銀” ,大暑時節通常處于我國北方的 “七下八上” 時期,夏季雨帶北移,大暑降水概率低于小暑,使得大暑降水更顯稀缺。
可這個時候,又是農作物生長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急需雨水。每年7月下旬,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長江中下游地區常會出現伏旱。
此時,一場及時有效的降雨,甚至能挽救整季的收成,所以說大暑的雨像金子一樣珍貴。
還有“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這也是預示豐收的好兆頭,意思是大暑時節若陰雨連綿,田間的稻谷將迎來豐收,如同滿地都是黃金,預示著好收成。
而“大暑頭落雨,倆月雨漣漣”則是指大暑第一天如果下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都會雨水不斷。
老輩人還說“不怕大暑連天雨,就怕大暑晴一日”說明大暑時節通常雨水較多,即使是連天雨也無需擔憂,但若大暑當天是晴天,往往預示著后面可能會出現旱情。
不過,也有說法認為大暑下雨不一定是好事。像 “大暑不熱,五谷不結”“大暑雨淋頭,莊稼減收成”“大暑動了流,農夫發憂愁” 這些農諺,意思是大暑下雨,天氣不炎熱,就會影響糧食產量。
因為大暑本該是炎熱的時候,充足的光照和高溫有利于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
如果下雨過多,天氣涼爽,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和生長狀態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減產。
另外,“大暑大雨,百日見霜” ,意思是大暑下大雨,百天之內就會見到霜降,天氣冷得早,冬天提前到來,這會影響到晚秋莊稼的收獲,造成秋糧減產 。
還有 “雨打大暑頭,百日水淹流” ,說的是大暑這天下雨,往后一百天都可能陰雨連綿,出現內澇,莊稼長時間泡在水里,稻子倒頭爛,玉米生銹斑,嚴重影響收成。
大暑下雨到底是好是壞,不同的農諺有不同的說法。其實,這和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大有關。
南方地區大暑時節正值梅雨季節尾聲,強降雨可能導致洪澇災害;北方地區多以高溫干旱為主,此時降水可以緩解旱情,有利于作物生長。
所以,農諺的解讀得結合具體的地域和氣候條件。
今日大暑,你家鄉的天氣如何呢?大暑到了,大家要記得防暑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