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第三十九軍副政委李軍
李軍,原名李德堯,曾用名芮軍,筆名靖之。1919年11月22日(農歷十月初一)出生于江蘇省儀征縣城一個教育世家。祖父李鏡芙,清末秀才,以教讀為業。父親李錄奇,畢業于南京國立兩江優級師范(中央大學前身)農學博物專修科,畢業后終生從教,新中國成立后曾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師。1960年逝世。李軍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愛好文學。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揚子初中讀書時受地下黨員教員江上青等影響,和進步同學一起組織“南風文藝研究社”,閱讀了許多魯迅、茅盾等著作。后入南京市立師范高中師范科讀書,在學聯(中共外圍組織)的領導下組織文藝座談會和課外讀書會,宣傳抗日救亡。
1955年12月第三十九軍舉行授銜儀式時合影。前排左二十四為李軍。
1937年12月上旬,李軍受學聯到流亡武漢,參加了漢口青年學生紀念一二·九運動兩周年示威游行,在漢口八路軍辦事處安排下入東北救亡總會救亡訓練班和武漢青年學生救國會,同月轉入山西臨汾八路軍學兵隊。1938年2月學習結束后,參加擴軍小組奉命赴南昌新四軍軍部,任新四軍軍部服務團團員。在從臨汾前往南昌途經武漢時,曾隨擴軍小組到張茜(原名張掌珠,后為陳毅夫人)等人家里做參軍動員工作。同年5月,李軍任服務團二隊戲劇歌詠組組長,在涇縣茂林辛家渡做民運工作。8月中旬隨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東進,任宣城六區動員會宣傳股長。不久任新四軍第二支隊政治部民運組工作員。10月,由支隊司令員張鼎丞等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2月,任新四軍駐高淳通訊站主任,領導當地三個黨支部和一個民先大隊工作。1939年5月,任第二支隊民運科民運干事、第二支隊政治部分隊長、民運股長等職。經常深入敵后,發動群眾進行抗日斗爭,進行統戰工作,擴大抗日力量,為新四軍部隊籌款、籌糧。期間,與一位地方開明士紳結成友好關系,后來皖南事變中的一些失散同志,就從這個地方通過敵封鎖線回到部隊找到組織。
新四軍第三師八旅偵查隊在行進途中。推自行車前一疑似李軍。
1939年9月,李軍奉命回到皖南新四軍軍部,任軍部服務團分隊長;10月中旬隨軍部巡視團出發江南巡視第二團與地方武裝工作。1940年1月,任擴軍突擊隊副隊長兼青年隊長赴江南工作,任句容縣七、八區工委會書記,句北軍政民辦事處主任,負責組織句北人民自衛隊并兼任指導員、兼連長。同年5月,參加攻打敵炮樓戰斗,躍起沖擊時右腿小腿被炮樓上日寇機槍子彈打斷,到醫院治療期間遇敵“掃蕩”,大部重傷員犧牲,李軍設法趁夜爬過敵封鎖線,到一戶支持新四軍的老鄉家暫蔽,途中傷口中掉出了長約十公分寬約兩三公分的一塊骨頭,后回到部隊醫院繼續治療。出院后,任長滆區經濟委員會主任,參加長滆中心縣委工作。
新四軍第三師八旅宣傳隊合影,右二第為李軍。(李雪三攝)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李軍任新四軍第六師十六旅政治部戰地服務團團長。1942年1月,奉命赴新四軍軍部,任軍部特務團宣教干事兼政工隊長。同年10月,到抗大中干隊政治隊學習。12月奉命到新四軍第三師八旅工作,任司令部政治文化教員,第八旅長特務營文化教員,第八旅偵察隊黨支部書記、旅文工隊任隊長。李軍參加了堅持蘇南抗日根據地和鞏固發展蘇中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參加了塘馬戰斗和蘇中反“掃蕩”、反頑作戰。在1943年3月的鹽阜區反“掃蕩”陳集戰斗中,時任偵察隊黨支部書記的李軍和隊長詹有貴、教導員廖明義,奉命帶領偵察隊執行突擊駐陳集街之敵任務,他和廖明義帶領由29個偵察員組成的突擊隊經過激烈戰斗,突入敵據守房間進行肉搏,迫使日軍向外逃竄,勝利完成了對敵沖擊任務,殲敵16人。此戰拔除了日軍安插在阜寧地區中心的一根“釘子”,創造了蘇北平原殲滅戰的戰例。戰后,李軍以靖之之名作詞、呂若增作曲,共同創作了歌曲《我們戰斗在陳家港》。
三十九軍領導班子歡送王扶之(前左三)赴任時合影。后左四為李軍
抗日戰爭勝利后,李軍隨部進軍東北,編入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8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四師直屬隊總支部書記、直屬隊政治處主任、黨委書記。1948年4月,李軍入東北軍區上干隊學習。同年12月學習結束后,任東北野戰軍第三十九軍一一五師三四五團政治處主任,第四野戰軍三十九軍一一五師三四五團政治處主任。參加了四平、遼沈、天津、進軍大西南等戰役戰斗。
1981年8月第三十九軍領導成員與老首長合影。后排左二為李軍。
1951年1月,李軍任第三十九軍一一五師三四五團政委;5月,兼任廣西省宜山縣委書記,同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任志愿軍第三十九軍一一五師三四五團政委。在元山戰斗中,腿部再次負重傷回國治療。1951年6月出院后,任第三十九軍留守處(遼陽)副政委兼主任。1952年1月,返回朝鮮前線任第三十九軍干部部干事、第三十九軍一一五師干部副部長、部長。回國后,李軍任第三十九軍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十九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十九軍一一六師政委,第三十九軍副政委。
李軍授銜后的禮服照
1955年,李軍被被授予上校軍銜。1964年晉升大校軍銜。榮獲了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枚、三級國旗勛章兩枚。
1981年6月,李軍離職休養。
1986年1月13日,李軍在沈陽逝世。享年69歲。(據童來喜等主編《從新四軍中走出來的未授將銜的軍以上干部》等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