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38℃的高溫將柏油路烤得發燙,南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李娜的白大褂早已被汗水浸透。這位負責居家胃管更換的護士,正提著醫療箱,一步步踏上沈阿婆家門口的五樓臺階。對于因腦出血后遺癥長期臥床的沈阿婆來說,這根細細的胃管是維系生命的“營養命脈”。
“生命通道”的召喚:
酷暑無阻的使命必達
“今天又到更換胃管的日子了,這么熱的天還得辛苦您……”電話那頭,沈阿婆女兒的聲音里滿是歉意。李娜看了眼窗外刺眼的陽光,指尖在出診登記本上快速記下信息:“放心,準時到。”這樣的預約電話,她每天要接好幾個,每個電話背后都是亟待維系的生命通道。
上午10點,整理醫療箱時,李娜特意多塞了幾包水膠體敷料和無菌棉簽。“天熱出汗多,膠布容易過敏。”對臥床患者而言,胃管更換是容不得半點差錯的技術活——插入深度差1厘米可能誤入氣管,固定不穩可能導致脫管,而夏季細菌滋生更快,任何操作疏漏都可能引發感染。
無聲的信任:
烈日下的精準與關懷
當李娜出現在沈阿婆床前時,老人眼睛亮了一下,枯瘦的手微微顫動了一下,卻發不出聲音,想表達對李娜的感謝。李娜眨眨眼蹲下身,用棉簽蘸著溫水擦拭她的鼻腔,安撫地說:“咱們換管子啦,就像咽口水一樣簡單。”她左手托住阿婆的后腦,右手緩緩推進胃管。胃管順利滑到標記深度。回抽胃液時,淡黃色的液體帶著溫熱涌進注射器——一次成功!
固定胃管時,李娜發現沈阿婆鼻翼有塊淡紅色壓痕,她翻出包里早已備好的水膠體敷料,剪成小塊貼在壓痕處:“阿婆,這樣就不會疼啦。”結束后,她手把手指導家屬日常護理的要點,從清潔固定到鼻飼操作,每個細節都反復叮囑。
汗水的回響:
一條微信暖透疲憊心田
走出單元樓時,正午的陽光像無數根針扎在皮膚上。李娜的后背早已印出深色的汗漬,像幅不規則的地圖。這時手機震動,是沈阿婆女兒發來照片和感謝信息,附帶的照片里,老人躺在床上,嘴角微微上揚。手機屏幕的光映在她汗濕的臉上,那被浸濕的后背似乎也沒那么難受了。
在醫療服務的廣闊版圖中,延續護理猶如一座堅固而溫暖的橋梁,橫跨于醫院與家庭之間,承載著患者康復的希望,也傳遞著醫者仁心的溫度。對于那些因吞咽困難而陷入困境的患者而言,胃管不僅是維持生命運轉、保障營養攝入的“生命通道”,更是他們回歸正常生活,重拾生活尊嚴的紐帶。
預約渠道
有出診需要的患者可致電以下電話或是到現場咨詢預約哦!
預約地點:
新建西路160號A座一樓導醫臺
預約咨詢電話:
021–57527105
出診時間:周一至周五
08:00~11:00,13:00~16:30
報送:沈群(區衛生健康委)
李娜( 南橋社衛)
編輯:何海丹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