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棧華為乾崑技術與猛士M817相遇,一款重新定義智能越野邏輯的產品正式登場。乾崑智駕、鴻蒙座艙、乾崑車控、乾崑車云及鯨鰭通信的集成,不僅打破了傳統越野車型的技術框架,更以“可城可野可遠方”的實踐,推動越野品類向智能化維度轉型。
傳統越野車長期以機械性能為核心競爭力,而猛士M817通過華為乾崑智駕HUAWEI ADS 4(參數丨圖片)的賦能,構建了全新的出行結構。其搭載的城區NCA、高速NCA和P2P 2.0功能,可實現從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智能通勤。數據顯示,乾崑智駕已為車主提供累計超35億公里的輔助駕駛服務,智能輔助泊車累計使用2.3億次,累計防撞238萬次。這些數據印證了智能化在越野車型上的實用價值——讓用戶在90%的日常通勤中獲得輔助支持,將精力集中于10%的硬核越野場景,從而打破“越野無需智能”的固有認知。
智能體驗的延伸還體現在座艙系統上。猛士M817搭載的HarmonySpace 5基于全新MoLA架構,消除了車內“信息孤島”現象,實現人、車、生態系統的融合。百萬級影音資源與主題空間定制能力,使車輛在返程或駐車時可提供完整視聽體驗。這種設計讓越野場景不再局限于機械攀爬,而是拓展出多樣化的使用可能,使車輛成為“移動智能第三空間”。
華為乾崑與東風猛士的合作,本質上是技術融合對行業邊界的突破。傳統越野車型強調通過機械硬件應對復雜路況,而猛士M817證明,智能化不僅能與越野性能共存,還能通過全場景輔助提升整體出行效率。其核心邏輯在于:用90%的智能舒享覆蓋日常需求,以10%的硬核性能應對極限場景,這種平衡恰好契合了當代用戶對“多元出行”的需求。
從行業視角看,猛士M817的推出標志著越野品類進入技術迭代的關鍵階段。當智能輔助駕駛累計里程突破35億公里,當防撞次數達到238萬次,這些數據背后是用戶對“智能安全”的剛性需求在越野場景的延伸。而鴻蒙座艙的跨場景聯動,則進一步驗證了“車輛作為智能終端”的行業趨勢正在滲透到所有細分市場。
這款車型的價值,不僅在于技術參數的堆砌,更在于構建了新的用戶預期——越野車型既可以是復雜路況的征服者,也能是城市通勤的智能伙伴。這種“可城可野可遠方”的實現,為中國越野汽車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可參考的技術路徑,也預示著行業將進入“機械性能+智能體驗”雙核心的競爭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