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領克生產車間。
在四川領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生產車間里,機器人正以毫米級精度完成焊接作業時,一份亮眼的半年報新鮮出爐:產量12.12萬臺、產值超百億元,同比增幅雙雙突破150%。
這組數據背后,不僅是一臺臺成都造汽車從生產線加速駛向全球市場,更是成都汽車產業集群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浪潮中,從“制造”向“智造”跨越的鏗鏘足音。從單廠的智能躍升,到區域的集群共振,成都造汽車正以強勁動能駛向高質量發展新藍海。
智能化助力高效生產
上半年產銷數據亮眼
“今年1—6月,我們累計產量12.12萬臺,較去年同比增長182.74%;累計產值103.54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50.05%。”拿著半年“成績單”,四川領克相關負責人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全年預計產量21萬臺,其中新能源車預計18.41萬臺,預計產值達183億元。”
視覺+AI自動收貨、自動分揀、無人配送……記者來到位于成都經開區的四川領克總裝車間,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工人只需在固定位置進行操作,其余零配件都由各種機器人配送。
“我們配備了行業領先的智能工位終端,引導物流生產流程,大幅度提高物流運行效率。現在,日產量均保持在1100臺左右。”四川領克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四川領克整體生產的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自動化程度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四川領克已實現5款整車配套件共線生產,其中燃油車1款,為領克06;新能源車4款,分別為領克Z20、領克06E-MP、極氪X、吉利星愿車型。
產業集群整體發力
整車產量增幅顯著
四川領克的蓬勃發展,是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集群式發展的鮮活樣本。本月初,同樣位于成都經開區的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同一天下線捷達品牌全新VS8和全新一代速騰L兩款“成都造”新車。
“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正全力加速推進新能源車型項目落地,預計明年將推出捷達首款純電動車。”新車下線當日,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產品管理部、產品項目科經理侯智表示。
事實上,作為西部汽車產業核心承載地,成都早已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引領、配套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在龍泉驛區,這種產業集聚效應尤為顯著。
“目前,龍泉驛區正加快推動現有整車企業轉型升級、整合資源適時推動域外龍頭企業落地、補全汽車產業供應鏈支撐體系、開展氫能汽車示范應用、做大做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同時,持續開展‘進解優促’工作,為區內企業做好服務,助力全區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都經開區汽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化產業鏈協同
本地配套率已達41%
歷經20余年培育,成都汽車產業集群已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今年1—5月,全市汽車產量34萬輛、同比增長29.4%,實現產值626.7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9.9萬輛、同比增長402%,實現產值117.7億元、同比增長162.1%,產業轉型成效顯著。
在汽車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成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強化頂層設計,出臺《成都市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以龍泉驛區、青白江區等地特色園區為載體,構建“整車引領、零部件協同、創新驅動”的產業生態;推動創新融合,搭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等平臺,加速自動駕駛、車規級芯片等關鍵技術突破;深化產業鏈協同,推動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等核心零部件企業與整車廠就近配套,本地配套率已達41%,并力爭將配套率提升至50%以上。
從車間里的智能機器人到全域布局的產業生態,成都造汽車正以新能源與智能智造為雙翼,在新賽道上加速前行。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柯雨
原標題:新能源與智能智造成增長主力 成都造汽車加速馳騁“新”賽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