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所謂的“大丈夫”與張儀有關,但他并不是認可張儀,而是否定了他。那么張儀到底算不算“大丈夫”呢?本期視頻,上海師范大學語言學副教授王弘治老師談談縱橫家張儀。
王弘治講張儀(03:07)
孟子有一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個讓他有感而發的人,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張儀。
縱橫家,在政壇上叱咤風云,一句話可能就顛覆天下的形勢。但是,孟子卻不把張儀當回事,他認為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以天下為己任的堅定的志向,這才稱得上是大丈夫。在孟子的眼里,縱橫家張儀這樣的人是遠遠配不上大丈夫的稱號的。
張儀到底算不算是大丈夫呢?我們就講講張儀一些早年的經歷,(大家)自己來評判一下。
張儀曾經是鬼谷子的學生,和著名的縱橫家蘇秦是同學,蘇秦甚至認為自己的才能遠遠不如張儀。但是張儀初入職場的早年經歷,是非常糟糕的。他學成以后,曾經到楚國去游說,想找到一個職位。有一次楚國的相府丟了一塊玉璧,有很多人嫉妒張儀,就說張儀看起來像是偷東西的人。結果不分青紅皂白,(張儀)被相府一頓拷打,打了幾百鞭子,渾身體無完膚,最后被人抬著送回了家。張儀的太太一看自己的老公都打得快不成人樣了,哭著跟他說:你這個書啊讀得有什么用?都打成這個樣子了,還是干脆以后不要再做什么學問了。張儀垂死病中驚坐起,讓太太來看看自己的嘴,用手顫顫巍巍地指著自己的嘴巴說: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只要我這三寸不爛之舌還在,沒問題,我還可以東山再起!
張儀養好了傷以后,聽說自己的老同學蘇秦已經當了大官了,就去投奔蘇秦。蘇秦覺得,如果我現在就對老朋友伸出援手,可能他就安于現狀了,浪費了他的才能。所以,蘇秦就設了一個圈套。張儀到了蘇秦的面前以后,蘇秦故意沒給他好氣,甚至羞辱他。張儀心中不服輸,毅然決然地走向了他人生當中一片新的征程,到秦國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最后也發現了,原來這不過是蘇秦的一場激將法。如果張儀不是有這樣的秉性和脾氣,蘇秦的激將法也是不會成功的。
我們可以看到,張儀被打了,不服輸,被蘇秦奚落,不服輸,在現實當中,能屈能伸,不墮初心之志,勇于面對挑戰,這樣的人也可以看成是大丈夫的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