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發展進程當中,人民群眾確實是建設的主力,這是無可否認的。
不過在建設的過程中,黨員干部的引領和托舉也是不能忽略和無視的。
特別是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很多黨員干部年紀輕輕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丟失了生命,這些人是我們不能忘記,應該牢記的。
而今天我們要了解人物,是原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兼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廖俊波。
他將福建省矛盾重重的貧困縣變成了福建省發展十佳,提升了當地的提升黨政系統和精氣神,因此獲得了“全國優秀縣委書記”。
2017年,這位年輕有為的常務副市長本該繼續在政事上大展身手,卻在前往武夷新區開會途中,不幸發生了車禍,因公殉職,時年48歲。
物理老師變身副市長
1968年8月,廖俊波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農村,家里都是勤勤懇懇的農民,也正因為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廖俊波更能理解百姓的苦與難,在基層工作中更懂得怎么解決老百姓的急與難。
而在一開始的時候,廖俊波其實沒有想到自己能夠踏上為人民服務的道路。
他是因為家里經濟困難,在那個時候選擇了最能幫補家用的師范專業,去讀了南平師專物理專業。
1990年7月,廖俊波大學畢業后隨女友林莉到邵武市,因為那時候是包分配工作的,廖俊波就被分配在大埠崗中學,擔任班主任和物理課老師。
在學校擔任老師的時候,廖俊波并沒有因為自己是鐵飯碗而對工作懈怠,而是認真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幫助他們攻克物理這一個非常難的學科。那時候,他帶領班級的物理成績總是在學校里面排第一第二。
而也因為廖俊波對工作和學生都非常負責,校長傅以佑非??粗厮谒晒尤胫袊伯a黨后,經舉薦廖俊波競選大埠崗鎮文化技術學校教導主任、大埠崗鎮黨辦負責人。
廖俊波也沒有辜負校長的期望,成功通過各項考核,就任大埠崗鎮文化技術學校教導主任、大埠崗鎮黨辦負責人。
成為黨辦負責人的廖俊波積極宣傳黨內政策,把黨組織交給他的任務都高質量高標準的完成。
而廖俊波的這個優秀的能力很快就被人發現,時任邵武市長的林小華下鄉調研時發現廖俊波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提出借調他到邵武市政府辦工作。1995年12月,廖俊波被調任邵武市政府辦公室科員。
從這個時候開始,廖俊波憑借著自身強勁的實力,開始一步步往上爬。1996年7月,任邵武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科員。
1998年4月,任邵武市委辦公室副主任。1998年11月,廖俊波調任拿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4年2月,廖俊波升任邵武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07年10月,他出任南平市榮華山產業組團管理委員會主任;2011年6月,廖俊波調離榮華山產業組團管理委員會,出任福建省政和縣委書記。
2015年11月,廖俊波任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兼任政和縣委書記。
2016年7月,兼任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同年10月,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
在體制內而言,廖俊波的這一個升遷是非??斓?,在40多歲的年齡就從一個基層干部做到常務副市長這個位置,可以看出他自身能力真的非常強。
而廖俊波也確確實實是做了很多實事,對于他的升遷,沒人敢質疑。而且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廖俊波也是在想著人民。
勤勤懇懇為民服務的好書記
談起廖俊波為人民群眾做的實事,那是數都數不清的,不過可以說一下比較出名的幾件。
第一件就是建設拿口鎮。1998年11月,廖俊波調任拿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在他上任的時候,剛好是拿口鎮遭遇特大洪水襲擊的時候,那時的拿口鎮500多戶受災、約360戶房屋倒塌。
面對這樣的情況,廖俊波上任后立馬走訪遍500多災戶,幫助倒房戶在次年春節前住上新房。
廖俊波深知道路對城鎮發展的重要性,于是他奔波一年多籌資600余萬元,組織修建了拿朱公路。
而后他基于拿口鎮的實際情況,謀劃“強化工業園區建設,致力打造工業重鎮”的發展策略,規劃建成千畝工業園區,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并且讓拿口鎮之后在創業競賽、績效考評始終保持在邵武前列。
第二件是創建工業園。2004年2月,廖俊波升任邵武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分管工業。
他善于抓核心、抓關鍵、抓要害,圍繞規劃設計、征地拆遷、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資金運作五條主線,組團式推動園區開發建設。
之后,他圍繞著工業園發展,簽約項目50余個,落地23個項目,總投資28億余元,全面推進榮華山組團開發建設。到2016年的時候,組團完成規模工業產值已經達到85.05億元。
第三件,也是廖俊波最為出名的政績——主政政和縣。2011年6月,廖俊波出任福建省政和縣委書記。
一開始的政和縣是福建省有名的矛盾重重的貧困縣,是脫貧攻堅戰略中所說的硬骨頭,而廖俊波通過不懈的努力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了。
上任的廖俊波提出“一切為了政和的光榮與夢想”的口號。
而后通過兩個多月的走訪,統一思想,聚焦在群眾最關切的方面,確定了在抓好農業農村工作的基礎上,突破“四大經濟”,即工業、城市、旅游和回歸經濟的發展規劃。
在廖俊波上任一年后,政和縣就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實現了政和縣域經濟發展指數在福建全省提升35位。
而后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三年獲福建省發展十佳。在廖俊波就任的4年間,全縣貧困人口減少3萬多人,脫貧率達69.1%。
與此同時,政和縣創造了在傳統農業縣建起省級工業園區的“政和速度”,財政總收入、GDP、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等都實現增長,全縣財政總收入翻了兩倍多,完全就是脫胎換骨。
2015年11月,廖俊波重新回到了南平市。在南平市任職期間,廖俊波非常重視城市規劃建設,推進生態創建,保障項目用地需求,使得宜居環境建設成效顯著,能夠支撐南平經濟社會發展。
與此同時,廖俊波緊緊圍繞新區開發建設,帶領新區黨員干部投入到“新區建設攻堅戰”,奔波在項目建設、征地拆遷等一線,曾經3天跑了4個省份、會見6批客商,用69天拿下別的城市1年多都沒有拿下的項目。
2017年3月18日,那時已經連續工作18小時了,但是接到政和縣石圳村村民的緊急電話,反映新修灌溉渠被山洪沖毀。
面對這種緊急情況,他沒有辦法休息,于是立即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會議,協調調撥應急物資。
在趕往開會的路上,雨下得非常大,那時的廖俊波還緊握著正在通話的手機,在與武夷新區防汛指揮部溝通應急方案。
突然,一輛失控的大貨車突然沖破中央護欄,廖俊波所在的車雖然緊急避讓,但也因此劇烈側滑,車身擦著防護欄漂移三米后撞上右側橋墩。
我們的廖俊波同志頸椎粉碎性骨折,經搶救無效身亡。
得知廖俊波同志逝世的消息后,近千名干部群眾自發前往送別,1000多副挽聯掛滿了殯儀館主禮廳,廖俊波曾經工作過的政和縣趕來的群眾在主禮廳外拉開橫幅默默悼念。
那個說著“做官一時,做人一輩子,要清清白白做人、只要是為了發展、為了群眾就大膽去干,有責任我來擔”的廖俊波雖然生命停留在了48歲,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跡會不斷的影響著后繼的干部,他為百姓所做的事情會永遠被人民群眾牢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