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消息,第三輪中美貿易談判即將于下周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拉開大幕。此前兩輪談判分別在瑞士達沃斯和英國倫敦舉行,選擇歐洲中立國家作為談判地點,是延續了以往的傳統。這些地方遠離中美本土,談判氛圍相對緩和,能減少雙方的對立情緒,尤其在關稅停戰協議即將到期的當下,這樣的安排更顯必要。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此次談判想談點“別的”。他直接提及中國從俄羅斯、伊朗購買石油的事情,這意味著美國打算把地緣政治問題,特別是能源和制裁相關內容,納入貿易談判。其實,特朗普早有類似想法。他曾給俄烏沖突設下“最后通牒”,要求普京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否則不僅對俄商品征收100%關稅,還計劃對從俄羅斯買油的國家征收“次級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美國的這種打算,中國外交部態度明確。發言人郭嘉昆強調,要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用好經貿磋商機制,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中國堅決反對將地緣政治問題塞進貿易談判,中美貿易談判就該聚焦貿易本身,這是不可突破的底線。而且,美國所謂的“次級關稅”威脅,落地可能性很小。全球經濟發展需要各國合作,中國一直秉持平等互利原則,美國想拿“能源合作”當談判籌碼,顯然行不通。
近期,特朗普政府對華態度出現一些變化。在貿易領域,他不再像以前那樣頻繁提及“美國對華巨額貿易逆差及由此造成的失業問題”,而是將精力放在尋求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上??萍碱I域,特朗普政府批準英偉達在叫停3個月后向中國市場銷售H20芯片,雖然這類芯片出口仍需審批,但相比之前的強硬態度已有改變。此外,美國國務院裁掉130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大多來自涉華關鍵部門的反華團隊,這一舉措被外界視為向中國“示好”的表現。
貝森特(資料圖)
不過,這些變化并不意味著中美關系會發生根本性轉變。16號,特朗普正式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簽字前,他談到芬太尼問題時承認中國幫了美國大忙,這里的“幫忙”指中國對芬太尼類藥品及前體的管控、對相關犯罪的嚴打等措施。要知道,此前特朗普常把美國芬太尼泛濫的責任甩給中國,還曾兩次借此事對中國加征關稅,先是10%,后來提到20%。
但他同時稱,中國是因為受到美國關稅“懲罰”才這么做。事實上,中國一直認真履行國際禁毒義務,整類列管芬太尼后,沒有其他國家通報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美國芬太尼泛濫,根源在于其自身治理不力。特朗普近期還表示“可能在不遠的將來”訪問中國。他在白宮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時作出這一表態,同時稱美中“關系非常好”,還說不介意菲律賓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
特朗普(資料圖)
這番話讓馬科斯頗為尷尬,畢竟馬科斯此次訪美有深化菲美安全合作以“對抗中國”的意圖。而且,特朗普稱在他重返白宮前,菲律賓“倒向了”中國,他上臺后“菲律賓又回到了美國身邊”,這一說法也引發關注。對于特朗普可能訪華一事,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中方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
此前有消息稱特朗普可能在9月3日閱兵時訪華觀摩,但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俄羅斯方面也表示暫不確定能否與特朗普在北京會晤。如果特朗普真的訪華,菲律賓的處境會很尷尬。過去一段時間,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多次挑釁中國,若中美關系出現緩和,菲律賓夾在中間會很難堪。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態度變化,以及在各類國際事務中的表態,都讓中美關系的走向充滿變數。
特朗普(資料圖)
但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立場堅定,絕不會允許美國將無關的地緣政治問題納入談判。中美貿易談判只有聚焦貿易本身,才有可能取得實質性進展。要是美國一味想通過施壓獲取利益,談判很難有好的結果。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需要中美兩國合作,中美經濟的互補性依然存在。希望美國能拿出誠意,讓第三輪貿易談判朝著積極方向發展。中國不會在壓力下讓步,也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綁架”,這一點始終明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