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醫美,讓自己變得更加漂亮,是很多愛美人士們的美好期待。如果為了節省錢,不去醫療機構而是直接到醫生家中做醫美,一旦出了事,這責任怎么劃分呢?
北京的金女士在一名醫生家中進行了一次水光針的注射,她本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常見的醫美項目,萬萬沒想到這次醫美注射最終導致她的面部出現嚴重問題,司法鑒定為十級傷殘。心力交瘁之下,金女士將為她注射醫美產品的李醫生以及李醫生工作的醫美診所訴至法院,向兩被告索賠50萬元。
據金女士稱,這次醫美注射后,她面部數十個注射點均出現增生及瘢痕,并伴有嚴重痛癢,至今她的皮膚仍在恢復并未徹底痊愈。
被告李醫生和她所在的美容診所是否要為這次注射行為擔責呢?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呢?
據原告金女士陳述,2023年,她通過以前的同事了解到,李醫生在某美容診所就職,于是她便找到了李醫生想要咨詢一些醫美項目。
2023年6月,金女士在李醫生工作的美容診所做了一次光子嫩膚的醫美項目,隨后金女士在該美容診所咨詢了有關水光針注射治療的具體價格。為了節省一定的費用,兩人溝通后決定,由李醫生將金女士帶到家里,以優惠價格為她進行醫美注射。
2023年8月9日,李醫生在自己家中的護理床上為金女士進行了水光針注射。金女士表示注射全程她被覆蓋雙眼,聽對方說注射除了補水還使用了美白產品。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劉茵茵:她只是聽這位李醫生說給她注射了美白類的補水類的產品,但是具體產品她當時是不知曉的,因為從雙方后續的聊天記錄,她曾經詢問過李醫生為她注射的是何種產品,李醫生回答是一種膠原蛋白產品。
據金女士稱,在注射前李醫生曾向她介紹,這次為她注射的是某藥廠贈送的新藥,且李醫生自己也曾在家注射過這款產品。出于對李醫生的信任,金女士并沒有再做過多詢問。注射結束后,她支付了對方800元的費用。然而就在當晚,不適的癥狀便出現了。
金女士出現低燒不適后,立即與李醫生進行了溝通。她按照對方的意見口服了一些消炎藥進行處理。然而等待了幾天,她的面部情況居然沒有絲毫的好轉,這讓金女士感到不安。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劉茵茵:皮膚出現了一些皮疹、結節這樣的問題,她大概在一周之后,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求醫,當時是給她診斷為炎癥肉芽腫。因為有很多針孔,所以臉上有大大小小的很多結節,或者是皮膚有疙瘩的這種情況。
金女士稱,她治療了近三個月,但面部增生和瘢痕仍未徹底改善,且有復發的情況。此外,為了治療面部服用的激素藥物還給她造成了膝蓋積液、內分泌紊亂等嚴重并發癥,這為她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陰影。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劉茵茵:從她提交的診斷的病歷資料來看,她大概服用了兩個月的糖皮質激素的藥物,然后但是停藥之后就會有反彈的問題,現在她在恢復的過程之中,目前的狀況會比她事故剛剛發生的情況要有所緩解,但是并沒有達到完全恢復的程度。
嚴重影響生活 向醫生及醫美診所索賠
醫美變毀容。事發后的幾個月里,金女士出門要戴口罩遮擋,并且無法返崗工作。金女士認為,這一切都是李醫生私自在家為她注射不明產品的行為造成的。注射用的產品從何而來,醫美診所知情嗎?
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金女士經過司法鑒定被評為十級傷殘。金女士表示,被告李醫生的過錯行為,給她造成了嚴重損害,所以被告李醫生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侵權責任。此外,她認為,李醫生所在的醫美診所未對其醫師盡到監管責任,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對于原告金女士的訴求,被告李醫生及她工作的美容診所均表示拒絕。
- 被告李醫生辯稱,她是正常為原告進行診療,且她使用的某膠原蛋白產品也是通過合法手段取得的,她不存在過錯也不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而被告美容診所則認為,診所對執業醫師的監管,更多體現在履職行為的監管,如果執業醫師在履職中存在過錯,則診所應當承擔相應責任。但對于執業醫師在履職之外的個人行為,診所只有職業道德層面的監督,不能苛求診所對此承擔法律責任。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劉茵茵:醫美診所的意見主要是這個行為是原告和被告醫生私自在家里進行的,藥品也不是通過他們所取得的,然后他們在醫美的過程中也沒有提供過任何服務,所以抗辯他們不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的。
那么被告李醫生在家中為金女士進行醫美注射的行為究竟有無過錯?李醫生和美容診所究竟是否需要擔責呢?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李醫生擁有醫師資格證書及醫師執業證書。她的執業地點也就是本案的另一被告,一家私立的醫療美容診所。
根據我國醫師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醫師未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或者中醫藥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醫師執業證書。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李醫生作為執業醫師,違反法律規定,未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從事相應的醫療活動,在家中自行為原告金女士注射來源不明的醫美產品,造成原告金女士面部肉芽腫、面部片狀細小瘢痕及色素異常構成十級傷殘的嚴重后果。被告李醫生違反法律和診療規范,為原告實施注射行為是導致原告損害的全部原因,被告李醫生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并賠償原告全部損失。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劉茵茵:膠原蛋白的產品,被告自己抗辯是合法來源。但是她沒有提供任何相應的證據以及材料。違反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診療規范的規定,認定被告要負這個事件的全部責任。雖然金女士是因為一些節省費用省錢的這種目的,同意了這種行為。但是金女士存在的這種過錯與本案損害后果之間,并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而對于原告要求被告美容診所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審理認為,現有證據并不能證明被告美容診所提供了注射品或者與被告李醫生構成共同侵權,法院對原告要求被告美容診所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劉茵茵:鑒于醫生所在的醫療美容機構沒有參與這個行為,也沒有提供藥品,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跟這位醫生一起構成了共同侵權,所以是沒有判決這個醫療美容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的。
7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宣判。法院結合在案證據,依法判決被告李醫生賠償原告金女士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23萬余元。
法官提醒:
醫療美容服務具有高度專業性和風險性,醫師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操作規范,在注冊醫療衛生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類別和執業范圍開展診療活動。
醫師違法違規私自在非醫療衛生機構為消費者提供醫療美容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醫美遇“坑”變毀容 哪些風險要注意
近年來,我們也報道過不少涉及醫美糾紛的案例。如消費者在醫美機構7個月內連續三次注射肉毒素和玻尿酸,結果導致面部嚴重紅腫,甚至伴有面部痙攣。還有消費者在某私立醫療診所進行雙眼皮修復手術,卻最終導致9級傷殘。而這些消費者維權過程往往耗時長、難度大,甚至當事人因美容遭遇毀容的傷痛也難以得到完全彌補。根據這些真實案例,消費者要特別注意哪些風險點呢?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劉茵茵:首先要查看醫療機構是否有相應的資質,可以做哪些手術的項目。另外需要了解為你實施診療行為的醫生是否具有相應的資質。然后使用的產品是否有正規的來源,是否有相應的這些備案說明,這些東西是不是都是完善的,如果你有疑問的話,在相關的國家的行政管理這些監管的網站上,這些信息是可以進行查詢的。
此外,法官提示,醫療過錯往往需要專業認定,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維權成本較高,所以選擇醫美機構及項目時還需要消費者謹慎對待。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 劉茵茵:醫療損害的案件,需要通過司法鑒定這種專業的技術手段去判斷它是否具有過錯,但是在這個領域,鑒定的過程可能會比一般為治療疾病目的所進行的診療活動難度要大一些,所以說這個維權的成本本身就是很高的。所以對于這些消費者來說,在后續的維權過程中,可能需要付出比較大的成本,所以謹慎去選擇這些機構和這些項目是非常重要的。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