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意外什么時候發生。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意外來臨前做好防范工作,盡量不讓意外發生,防微杜漸就是這個意思。
7月23日,東北大學的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時,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后不幸身亡。
事故發生后,涉事企業停產,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提級調查。但不管哪一個層級調查事故,無法挽回的是那6條猝然而逝戛然而止的年輕生命。
一次平常的暑期實踐卻轉眼間成了人間慘劇,公眾自然要追問這起事故是如何發生的,作為一家礦企,安全生產管理本應是重中之重,然而卻讓前去參觀的大學生丟掉了性命,這讓人感覺非常荒謬,難以置信。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是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央企,涉事的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是該礦業公司的重點開發項目。
既有央企身份,又是重點項目,按理說,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的生產安全管理應該不會很差勁,更能不應該出現格柵板脫落這種紕漏。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話說三遍,就是這么一家誰都不會認為會發生重大事故的央企,卻偏偏發生了這么一起致6人死亡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令人不解。
此前,涉事礦企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的安全生產先進經驗和事跡曾多次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中國黃金內蒙古礦業”發布。
從這些光鮮的宣傳上看,我們都以為這是一家生產安全常抓不懈的企業,但誰曾想到,那些刊登在公眾號上的"安全專題報道",實則都是這家企業的自我標榜。
事故沒有發生前,看似一切歲月靜好,但意外來臨后才發現,這家所謂牢筑安全防線的企業的宣傳,實則都是紙上談兵。
事故發生后,有媒體查詢才發現,原來一直標榜重視安全生產的這家礦企,實則是一家曾多次被處罰過,“劣跡斑斑”的企業。
2021年中金內蒙古礦業被發現隱患27條。2024年,該礦企又因尾礦庫未批先建,企業和主管負責人共被罰款51.8萬元。
27條隱患,暴露出來的是這家礦企管理疏漏和對生產安全法規的輕慢;而在其尾礦庫壩體這種關乎全域安全的關鍵部位,竟越過審批紅線擅自施工,未批先建,暴露出來的是這家礦企對礦工生命安全的漠視。
這種鏡頭前演戲,鏡頭后違規的操作證明,很多時候發布在宣傳報道里的話,都不能當真,更要看的是他們是否能言行一致。
作為央企控股企業,中金內蒙古礦業本應是行業的安全標桿,卻在安全管理上一再失守;作為央企控股企業,制定了那么多層層疊疊的制度條款,卻沒能攔住這場本可避免的悲劇。
這起事故背后折射出的,是中金內蒙古礦業“大企業病”下的監管失效。
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已啟動提級調查,但公眾更期待的是系統性的反思。
對于企業而言,安全承諾不應只寫宣傳報道里、念在會議上,而要焊在每一塊格柵板上、嵌進每一道操作流程中。
這起悲劇撕開的不僅是中金內蒙古礦業的安全偽裝,更暴露出某些光環加持下這家礦企的安全管理積弊。
任何時候,都不能讓制度規定淪為紙上談兵。唯有以最嚴格的標準、最有力的執行筑牢防線,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
才能讓意外不再出現。不再以學生的青春成為“劣跡斑斑”礦企的祭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