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生活中,誰都希望被尊重、被善待,可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
你守著本分做事,卻總有人雞蛋里挑骨頭,對你指手畫腳,惡意揣測。
你為面子爭得面紅耳赤,日后回想起來都成了笑話。
楊絳先生一生歷經滄桑,卻始終從容不迫,她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人生路上,若是有人不尊重你時,記住6個字,你就贏了。
1、不爭,以退為進
經說:“世間虛妄,眾爭難解,惟以寂靜,得度彼岸。”
人這一生,爭得越多,失去的反而越多。
智者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分風平浪靜。
楊絳有過一段艱難的時光。
那時,她遭受惡意誹謗,乃至被公然羞辱。
有人寫大字報污蔑她,貼在她每天必經的路上。
路過的人指指點點,她卻視若無睹,依舊低頭走路,專注自己的事。
后來,有人問她為何不反擊,她只是淡然一笑。
那些造謠生事的人,見她毫無反應,反而自討沒趣,最終偃旗息鼓。
而楊絳,始終保持著內心的寧靜,繼續讀書、寫作,用才華和修養贏得了世人的敬重。
經說:“不爭是慈悲,不辯是智慧,不聞是清凈。”
有人覺得退讓是懦弱,可細想想,跟爛人爭輸贏,贏了也是輸;
跟瑣事較對錯,占了理也失了體面。
爭辯,消耗的是自己的心力;糾纏,毀掉的是自己的福氣。
與其在無謂的爭執中消耗自己,不如把時間留給值得的人和事。
當一個人心里裝得下天地,他的路自然越走越寬敞。
2、不理,沉默是金
《增廣賢文》:“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生活中總有些閑人,喜歡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你越是回應,他們越有興致添油加醋。
保持沉默,是與爛人劃清界限最體面的方式。
臨安城有位姓趙的老木匠,手藝精湛卻極少言語。
有一年官府征用民木修堤,里正張虎想從中撈油水。
他故意找茬,說趙木匠的木料尺寸不對,當眾把木尺摔在地上。
趙師傅一言不發,彎腰撿起木尺繼續干活,只是在每根梁木不起眼處,都用墨線標上精確尺寸。
然而張虎變本加厲,克扣所有工匠的工錢。
其他匠人氣得要聯名上告。
洪水來襲時,其他堤段紛紛垮塌,唯有趙師傅做的木樁穩如泰山。
御史巡查時,負責人張虎鋃鐺入獄。
后來城里富戶李員外想壓價,故意說趙師傅做的家具開裂了。
趙師傅不爭不辯,只是請李員外當面潑水在開裂處。
水珠順著木紋滑落,根本滲不進去。
如今年過六旬的趙師傅,被朝廷特聘為工部匠師。
知府大人親筆題寫“大巧若拙”的匾額送來時,趙師傅也只是拱手一禮,繼續低頭刨他的木頭。
魯迅說:“唯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這世間,并非所有的聲音都值得回應。
有些人貶低你,僅僅是為了出風頭。
你若理會,便中了他們的圈套;強者不會在爛人爛事上浪費口舌。
不被外界的吵鬧牽著跑,日子就能過得穩當,慢慢能攢下能力,去做更有價值的事。
3、不怒,放過自己
《菜根譚》中說:“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
憤怒,是無用的情緒,損福折壽,傷人傷己。
別人不尊重你,你若生氣,實際是用別人的錯誤自我懲罰。
青州城外居住著一位老漁夫,姓陳,在江邊打了五十年的魚。
那年夏天,幾個年輕漁夫故意把魚網纏在他的船槳上。
老陳頭不氣不惱,慢慢解開魚網,還幫他們把破洞補好。
第二天清晨,他在江心救起了翻船的年輕人,沒想到正是昨天戲弄他的人。
年輕人羞愧難當,老陳只是笑著擺了擺手。
后來魚市競爭激烈,有人造謠說他偷魚。
老陳頭不辯解,照舊每天打魚賣魚。
直到有天官府查獲一伙真賊,大家才明白冤枉了他。
村長來道歉,老陳頭點了點頭,繼續補他的漁網。
如今老陳頭九十多歲了,每天仍坐在江邊曬太陽。
別人說錯話、做錯事,老陳頭也只是對方當時糊涂或急躁,心里不攢怨,不較勁。
莊子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夏蟲不可以語于冰。”
人這一生,難免會遇到惡意。
和層次不同的人計較,只會拉低自己的格局。
這世上最珍貴的是在流言蜚語中,依然能堅守自己,不為外界所擾。
學會把雜音屏蔽掉,就能聽見內心的聲音,走好自己的路。
《孟子》有言:“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和人之間的敬意,從來都是相互的。
對別人心懷敬意,自然也會換來別人的尊重。
待人時多一分體諒,少一分傲慢,關系才能處得長久。
當你能在別人不尊重你時,依然保持內心的平靜,你就會發現,很多事其實都不值一提。
一個人能活得坦然,活得自在,就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