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一包酸辣粉,滾燙的開水注入,升騰的熱氣里飄著紅薯的甜香,這是當代人最熟悉的“5分鐘美味”。很少有人意識到,這碗看似簡單的速食背后,藏著一場跨越46年的產業革命:從竹竿晾曬的“看天吃飯”,到全自動生產線的“毫厘把控”;從依賴明礬增筋的“潛規則”,到“零添加保鮮”的行業標桿;從被國外技術卡脖子,到全球近80%的設備印著 “中國智造”。
方便速食粉類能從作坊里的“土產” 變成年銷百億級的“國民食品”,離不開一個名字的持續深耕:麗星。在剛剛舉辦的2025中國食品產業供應鏈推介會上,麗星集團董事長孫慶新用一根粉條的進化史,剖開了這個千億賽道如何被技術創新一步步改寫的底層邏輯。
破局
從“靠天吃飯”到機械化,
拉開產業標準化序幕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粉類產業還困在“千年老模式”里:農戶用竹竿晾曬粉皮,靠人工捶打塑形,遇上下雨天就得停工;為了讓粉條更有韌性,行業普遍添加明礬,“健康”二字無從談起。彼時的方便速食市場尚未興起,但“基礎產能不穩、品質無保障”的行業痛點,早已為未來的爆發埋下隱患。
1990年,麗星的“第一聲轟鳴”打破了僵局。在“無先例、無技術、無借鑒”的困境中,麗星研發出國內首臺粉皮機,其核心是全球首創的“涂布式工藝”:通過機械涂布替代人工攤鋪,在室內完成從原料到成型的全流程,徹底告別“靠天吃飯”;更關鍵的是,這項工藝無需明礬即可實現粉條的韌性,讓“零添加”從口號變為可能。
這不僅是一臺機器的突破,更是行業的“啟蒙運動”。到1999年,僅通許縣就年產200臺粉皮機,涂布工藝如星火燎原,推動薯粉生產從作坊走向工廠。當標準化的產能和穩定的品質成為行業基礎,才為后來方便速食粉類的規模化生產鋪好了第一塊磚。
突圍
打破國際壟斷,為速食風口“備足彈藥”
機械化的突破為行業掙脫了傳統枷鎖,但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和市場規模的擴大,新的挑戰接踵而至。
進入 21 世紀,方便速食市場開始萌芽,消費者對“高端化、便捷化”的需求初現。但當時,高端水晶粉絲機技術被日本壟斷,一臺設備售價高達千萬元,國內企業望而卻步,這意味著,若不能突破技術封鎖,中國方便粉類產業將永遠受制于人。
麗星的答案是“硬碰硬”。2000年,其研發的國產首臺水晶粉絲機問世,不僅打破壟斷,更以“合格率反超進口設備、成本降低80%”的優勢,讓中國設備站上世界舞臺。緊接著,2005年全國第一條涂布式全自動粉條生產線落地,實現從投料到成品“無人值守”;2010年,國內首條涂布式方便粉絲生產線誕生,直接為酸辣粉等速食產品的爆發式增長“輸送彈藥”。
數據印證了這場突圍的價值:2010年后,以酸辣粉為代表的方便速食粉類進入高速增長期,而麗星提供的設備和工藝,讓下游企業能以更低成本實現規模化生產。從“有沒有”到“好不好”,麗星用技術突破,把方便速食粉類從“小眾零食”推向“大眾剛需”。
智變
用數據和鮮味,定義行業新標桿
當行業通過技術突圍站穩腳跟,方便速食粉類市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但消費升級的浪潮又將“品質”與“體驗”推到了臺前。
在消費升級浪潮下,方便速食粉類的競爭早已不是 “吃飽”,而是 “吃好”。消費者開始較真“有沒有添加劑?”“口感夠不夠鮮?”“品質是否穩定?”這一次,麗星的創新指向了“智能化”和“鮮味革命”。
在智能化車間,每一根粉條的厚度、濕度、熟化度都被轉化為數據——通過與西門子合作引入智能分析系統,麗星讓生產線“學會思考”,品質控制精確到毫厘。這意味著,無論生產100噸還是1000噸,每一包方便粉絲的口感都能保持一致。
更顛覆的是對“鮮”的重構。2021年推出的“涂布蒸煮鮮濕粉”工藝,讓粉條實現現做般的彈滑口感;聯合南京農大等科研機構攻克的“零添加脫氫保鮮”技術,更是讓鮮濕粉在無防腐劑的情況下延長保質期,解決了“方便”與“新鮮”的矛盾。當“零添加”“鮮口感”成為行業新賣點,麗星的技術創新正重新定義消費者對方便速食的期待。
共生
從設備制造商到生態構建者,托舉產業未來
智能化與鮮味革命讓產品品質實現了質的飛躍,但單個企業的創新力量終究有限。因為今天的方便速食粉類市場,早已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從原料種植到終端消費,從標準制定到檢測升級,產業鏈的每一環都影響著行業高度。而麗星的角色,也從“設備供應商”進化為“生態構建者”。
向上,它與福景堂共建萬畝紅薯基地,從源頭把控原料品質;中游,以“麗星智造”設備賦能中小廠家,推動全行業升級;下游,為海底撈、食族人、嗨吃家等頭部品牌提供“粉+N”場景化方案,讓技術創新直接轉化為市場競爭力。更關鍵的是,在通許縣政府支持下,麗星主導制定“全國最嚴”《酸辣粉》團體標準,明確“零明礬、100% 純薯粉”紅線,聯合高校、檢測機構破解成分檢測難題,讓“健康”有了可量化的標尺。
如今,全球近80%的涂布蒸煮設備出自麗星,中國薯粉標準正通過它的技術輸出走向世界。當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能共享創新成果,方便速食粉類才能真正從 “中國味道” 升級為 “世界標準”。
結語
從早期的機械廠到如今的行業引領者,麗星的46年,是中國方便速食粉類產業的縮影:沒有憑空出現的風口,只有腳踏實地的突破;沒有一蹴而就的升級,只有對“更健康、更美味、更高效”的執著。
當我們在深夜拆開一包酸辣粉時,嘗到的不僅是鮮香,更是一個產業從“跟跑”到“領跑”的奮斗史。而麗星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行業變革者,從來不是顛覆者,而是用技術創新,讓每個環節都變得更好的“共生者”。
未來,隨著智能化、綠色化的深入,方便速食粉類市場還將迎來新的爆發。而像麗星這樣扎根產業、持續創新的企業,終將帶著中國粉條,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