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炎熱,人體在高溫環境下,會經歷一個逐步加重的熱損傷過程。按照病情由輕到重,可分為熱疹、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和熱射病,兒童因體溫調節能力較弱,成為熱射病的高危人群。熱射病(重癥中暑)可引發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以下科學防護要點,希望能幫助家長為孩子筑牢“防暑屏障”。
一、為什么兒童更容易得熱射病?
1.體溫調節能力差:兒童汗腺發育不完善,出汗少,散熱慢。
2.代謝快、產熱多:單位體重產生的熱量比成人更高。
3.表達能力有限:嬰幼兒無法準確表達不適,等家長發現時可能已經很嚴重。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常見的看護場景或誤區,會進一步放大上述風險,從而將孩子置于險境:
高危場景(家長需警惕):
長時間戶外活動:如軍訓、烈日下長時間玩耍。
密閉空間:嬰兒車蓋過厚的毯子,將孩子單獨留在停放的汽車內(車內高溫)。
穿太多衣物:家長誤以為“多穿點防感冒”,即使在炎熱天氣也給孩子裹得嚴嚴實實。(人為阻礙散熱,加劇體溫調節負擔)。
二、孩子出現這些癥狀,家長需警惕!
1.先兆中暑(立即干預):
臉通紅、煩躁、口渴;
大量出汗、乏力;
注意力不集中、哭鬧不安。
2.熱射病危險信號(必須送醫)
體溫>40℃(摸皮膚燙手,但可能無汗);
意識模糊、抽搐或昏迷(如叫不醒、胡言亂語);
皮膚干燥無汗(嚴重時反而停止出汗);
嘔吐、呼吸急促、心跳極快。
注意:熱射病進展極快,從輕度中暑到昏迷可能只需30分鐘,家長切勿拖延!
三、黃金30分鐘急救:四步救命法則
1.移:快速將孩子移到陰涼通風處,解開緊身衣服。
2.降:
快速降溫是關鍵!用冷水擦身(重點頸、腋、腹股溝),冰袋包裹毛巾敷頭,使用風扇加速散熱。
注意:別用冰水浸泡身體。
3.補:
意識清醒者: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
昏迷者:禁止強行喂水,防止嗆咳窒息。
4.救:
立即打120。
昏迷者:保持側臥位,防止嘔吐物窒息,持續進行物理降溫,到救護車來。
關鍵點!30分鐘內體溫降到39℃以下,2小時內到38.5℃以下,別用退熱藥(加重損傷)。
四、預防最關鍵!
1.環境管理:
避開高溫時段(10-16點)外出;
戶外活動每小時歇10分鐘;
保持室內通風,空調設26-28℃為宜;
絕不能把孩子單獨放車內。
2.身體防護:
少量多次補水:每15-20分鐘補充100-150ml水;
出門穿著淺色透氣衣,戴寬檐帽。
3.認知誤區:
不要信“中暑喝藿香正氣水”(含酒精更脫水);
不要信“年輕人不怕熱”、“熱射病只在戶外才會得”、“捂汗退燒”等,這些認知誤區可能致命。
4.科學飲食:
保持食物多樣性,不挑食,飲食以清淡為主;
增加維生素、礦物質,脂肪適當限量,減少咖啡因,辛辣刺激食物,并補充能量及蛋白。
避免空腹吃冰,易引起胃腸痙攣,冷飲適度。
5.家里備齊“三寶”:
溫濕度計、耳溫槍、指脈氧儀實時監測環境與體征。
6.保證充足的睡眠:
保證孩子每天有8小時左右的充足睡眠,使大腦和身體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恢復體力。
文字|兒科門診 董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