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竟同時擁有數十個網購平臺賬號,不為“幫砍一刀”優惠,而是想要“薅羊毛”犯罪?男子通過多次注冊賬號、虛構地址、申請退款等手段,非法獲利近4萬元后被抓。近日,普陀警方成功偵破一起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楊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今年6月,普陀公安分局網安支隊接某網購平臺負責人報警稱,近期他們在對后臺“僅退款”數據進行梳理時發現,有一男子楊某曾多次以“未收到貨”為由申請退款,且每次使用的賬號都不相同,疑似薅取平臺羊毛。
接報后,警方立即開展調查工作。經查,楊某名下支付寶竟同時綁定數十個網購平臺賬號,但賬號的注冊手機號都并非其本人實名注冊,系虛擬號碼。自去年八月起,楊某通過名下不同賬號,先后多次在該平臺進行消費,但每次都會以“未收到貨品”為由申請“僅退款”。
據負責人反饋稱,出于對買家的信任和保護,平臺在收到退款申請后,第一時間都會將錢款退回,并由后臺系統對相關快遞進行攔截。這個監管漏洞,給了騙子可乘之機。直到近期梳理后臺數據時,公司才發現楊某申請退款的貨品都已被其簽收成功,無法召回。
隨后,民警又走訪了相關快遞公司,發現楊某每次申請退款后,都會私下聯系快遞員修改收貨地址,最終完成收件。7月18日下午,在掌握楊某確鑿犯罪證據后,民警即動身前往外省將其抓獲歸案。
到案后,楊某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據楊某交代,他曾經因未收到貨得到平臺退款,便萌生了歹念。為避免同一賬號多次退款被平臺發現,楊某先是購買手機號及驗證碼用于注冊新賬號,又隨意下單商品并填寫虛構地址。隨后,楊某以“未收到貨”為由向平臺申請僅退款,再私下聯系快遞公司修改地址,達到不花錢獲取商品的目的。經查,自去年八月至今,楊某以此手法多次實施犯罪,非法獲利近4萬元商品。
目前,犯罪嫌疑人楊某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已被普陀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此外,平臺方目前已對此類漏洞予以修復。
來源 | 新民晚報
作者 | 解敏 通訊員 邵槿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