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雷琦竣、實習生曾韞坤
在南寧市青秀區,社會治理的力量正悄然融入街頭巷尾、社區樓棟,將關懷與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從細致幫扶特殊群體,到綜治專職網格員走街串巷排憂解難,再到綜治中心高效化解矛盾,一套高效、溫暖的基層治理網絡正守護著居民的安心生活。
司法所幫扶:把關懷送到家
南湖司法所將溫暖融入日常管理。年逾七旬的社區矯正對象樸某因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判處緩刑后納入社區矯正管理,針對老人情況,司法所工作人員不僅主動上門,協助其申請低保,提供法律咨詢與心理輔導,更考慮到老人耳背、記憶力不佳等特殊情況,專門制定“一對一”幫扶方案,每日通過微信提醒信息化核查、報到等事項,定期幫其清理手機中可能存在的電詐風險軟件。
此外,該所通過設立安置幫教基地、推薦就業崗位及技能培訓等舉措,今年已成功為“兩類人員”解決就業、低保等實際問題7件,助力他們順利回歸社會,開始新生活。“我們不應止步于管教,更要著力于幫扶。”南湖司法所所長陸麗萍表示。
綜治專職網格員在身邊:解難事于細微
在津頭街道,181名綜治專職網格員是居民身邊的“貼心人”。秀山花園小區的綜治專職網格員梁春輝,工作涵蓋排查鄰里矛盾、幫居民送菜、組織兒童活動等方方面面。他所在片區成功推動解決了7部老舊居民樓電梯加裝這一“家門口”的難題。街道創新引入“社工+志愿者”模式及“老友議事會”機制,有效解決了從水管漏水、私搭亂建到超大型小區治理困局等居民身邊的煩心事。今年以來,街道排查的388起矛盾糾紛中,288起在家門口得到化解,群眾一般性訴求平均辦結時間縮短20%。
津頭街道綜治中心。人民網 雷琦竣攝
南寧市青秀區綜治中心。人民網 雷琦竣攝
綜治中心:解紛爭“首選地”
新近運行的青秀區綜治中心,成為居民化解矛盾的便捷“首選地”。該中心通過建立“1+5+N”聯動機制,把政府、街道、司法、社會組織和居民的力量連接起來,設立專門功能區,實現糾紛“一站式”受理。從6月19日正式運行,至7月18日,已受理糾紛32起,其中21份調解協議獲法院確認。此外,中心開發研究的小程序“青秀綜治”已于7月10日上線,群眾可在線提交訴求,實現辦事“不出門”,不再“兩頭跑”。
南寧市青秀區綜治中心。人民網 雷琦竣攝
成效看得見:平安就在家門口
治理的溫情與實效,轉化為居民可感可知的平安。今年以來,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1.12%,盜搶類案件下降38.99%,電信詐騙損失金額減少35.81%。與去年同期相比,命案“零發生”;進京訪人次下降超過56%,群眾滿意度達到98%。數據背后,是居民在家門口感受到的安全感與獲得感。
從街道走訪到數據整合,青秀區正通過更協調、更靈活的方式,推進綜治工作效率與質量的不斷提升。未來,綜治中心將繼續打磨服務細節、完善平臺運行機制,并引入更多科技手段,力爭讓“綜治首選地”真正成為群眾遇事找得到、辦得好、信得過的第一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