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不常見的傳統(tǒng)壺型,你認(rèn)識幾把?
1.龍頭玉環(huán)壺▼
▲馮桂林 龍頭玉環(huán)壺
馮桂林一生創(chuàng)制紫砂花貨素器精品甚多,有圓有方,有高有矮,有規(guī)矩方正精確的造型,亦有生態(tài)自然的茗壺,無不精致細(xì)膩,為同輩人稱頌。此器即是其代表作之一。
2. 彎楞形壺▼
▲ 陳鳴遠(yuǎn) 彎楞形壺
3 .梅花壺▼
▲ 陳鳴遠(yuǎn) 梅花壺
4.碗燈壺▼
▲顧景舟 碗燈壺
▲ 顧景舟制石生刻紅泥碗燈壺
▲王寅春 碗燈壺
5.橄欖壺▼
▲ 大彬款 橄欖壺
泥質(zhì)紫褐泛暗紅色,砂粒隱現(xiàn),火候較高,于細(xì)膩中顯堅實(shí)靚麗,有“砂粗質(zhì)古肌理勻”、“銀砂閃點(diǎn)”的特征。
制作技藝精絕,壺的胎壁較薄,手感輕盈,高潔典雅,樸實(shí)無華。
▲徐士衡 平肩橄欖壺
此壺器型碩大,為明代早期作品特征。底部用竹刀刻:“行吟月下 山水主人士衡”十字楷書款,蓋內(nèi)有士衡篆書長方章。
6.墨林壺▼
▲項子京收藏墨林壺
此壺是明代最有名的鑒定家、收藏家項子京,在宜興定制的茶具。底刻銘文:“煮茶亭長項氏子京墨林”。
此壺氣勢頗大,結(jié)構(gòu)有明制特征,幾經(jīng)碾轉(zhuǎn),藏家甚寶愛,并以拓本藏記。
7.玉斝(jiǎ)壺▼
▲陳文敘 玉斝壺
陳文敘,乾隆進(jìn)士,博學(xué)嗜古,工詩善文,好造壺以怡友朋。
陳文敘是早于陳曼生的宜興縣令,與紫砂壺結(jié)緣,且能親自制作紫砂壺,是對紫砂茗壺興盛起倡導(dǎo)作用的第一任宜興縣官陶藝家。
8.平蓋蓮子壺▼
▲行有恒堂刻詩句 平蓋蓮子壺
9.曼生棋奩壺▼
10.魚罩壺▼
▲裴石民制魚罩壺
11.漁翁套具▼
▲汪寅仙 漁翁套具
12.玉笠壺▼
▲王寅春 玉笠壺
13.芝碩壺▼
此芝碩壺造型如纓帽,壺鈕似頂珠,以頂珠為中心,飾以紅纓垂下,下有六個流蘇狀的纓絡(luò),制作精妙。
▲汪寅仙 芝碩壺
14.束腰方壺▼
▲陳秉文 束腰方壺
此壺形制碩大,造型源于青銅古尊,方中寓圓,頸高腹鼓,高腳四開犴門,將全壺托起。腰部束一絲帶紋作裝飾,姿韻細(xì)膩,飄逸靈動。
15. 無垢壺▼
▲陳鳴遠(yuǎn) 四方圓角無垢壺
銘文“是名無垢,置諸座右,為斐老道兄。”
16.單環(huán)壺▼
▲王寅春 單環(huán)壺
17.凹肩磬鐘壺▼
▲ 愙齋東溪 凹肩磬鐘壺
此壺又稱折身圓壺,壺上銘文署“東溪”。底鈐“愙齋”篆文方章,為吳大澂參與砂壺制作名款。“東溪”為趙松亭之藝名。
18.雪桃壺▼
▲范大生 雪桃壺
雪桃壺用細(xì)紅棕泥制作,色澤潤亮樸雅。壺上銘刻:“方川子,玉川子,君子之交淡必此。利用刻。”
19.五蝠蟠桃壺▼
▲裴石民 五蝠蟠桃壺
20.隱角竹鼓壺▼
▲趙松亭 隱角竹鼓壺
此壺受到師傅邵夫廷、刻字名工吳月亭的推崇,遂為其壺上鐫刻:“中空空,而難測,腹恢恢,其有余。”從此吳月亭與趙松亭結(jié)為忘年交。
▲朱可心 隱角竹鼓壺
21.水仙壺▼
▲陳殷尚 水仙壺
22.盉形壺▼
▲陳仲美 盉形壺
此壺取古銅器中“盉”的造型,但同時又將壺身分作三瓣,于是三扁圓足又是三突棱棱脊所在,與壺把、壺流相呼應(yīng),略帶古拙韻味。
▲徐友泉 仿古盉形三足壺
23.葵花壺▼
▲時大彬 葵花壺
24.水仙花六瓣方壺▼
▲時鵬款 水仙花六瓣方壺
25.珍智提梁▼
▲周桂珍 珍智提梁
投稿 / 了解 / 分享
純色紫砂 | 中國宜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