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容易緊張的,都可以用這個方
《金匱要略》講到婦人臟燥,喜悲傷欲哭,如有神靈者,甘麥大棗湯主之。臨床實際中,我們可以把這個方子擴大應用范圍,凡是情緒緊張的、遇事容易緊張的,就可以用甘麥大棗湯。
我建議大家這里頭小麥的量不要低于50g,大棗不要低于15個,甘草不要低于30g。
我曾經治過一個婦女,她老公是強直性脊柱炎,在我這看病有一點效果,就跟我說能不能給他老婆看看。
我說你老婆啥病?他說一給她姐打電話就哭,一哭就是半天。我不知道你們經常不經常見這種患者,我是經常遇見的,這個打電話婦女沒說兩句話就哭哭啼啼的。
我說這個病沒啥難治的,聽到這里我就突然想起《金匱要略》上的甘麥大棗湯,于是我就開了這個方子,三個藥,淮小麥、甘草、大棗。小麥直接開100g,多吃點也沒啥,然后大棗30個,甘草30g。
我說你們家是城中村的,可以自己找100g小麥,大棗掰開扔進去,甘草在這抓30g。
他覺得我在糊弄他、戲弄他,這么嚴重的病,怎么就這樣開。我說你試試看,不行咱再來,我還有別的招。
三天以后他來了,說這個方還挺靈的,哭的次數已經減少了,不是一接電話就哭。我說減少了就好,可以把它當飯,吃上一個月。
所以張仲景那個年代,《傷寒論》最后能傳下來的小方不能小看,你不要看他稀松平常,就是個大棗小麥,確實好使。實際上她吃了一個月來就好了,也不哭了,神經也正常了。
這個病是神經緊張、情緒化緊張造成的,那我們能不能用它去治療其他精神方面緊張的病,就把它看作是一個放松劑。
我曾經治過一個患者是賁門痙攣造成的疼痛,很多醫生就給他健胃、清火、消炎,屢治無效,后來他找到我。
我這人有個特點,要把先前用過的方子都拿過來看一看,別人是咋治的,要是別人都用過方子,我就不走那條路了,別人比我高明的多,我再走也是個失敗,要另辟蹊徑;
我就想了半天,覺得它就是幽門緊張,他說一喝藥就害怕,這個地方就疼,或者一生氣,這個病就加重,胃疼、胃脹。那這是不是和精神因素有關系,我剛才說的放松劑,就先把甘麥大棗湯用上,他說這不是治胃病的嗎?
我管你是不是胃病,你先吃去吧,吃不好再來。咱們有的是辦法,一計不行生二計,二計不行生三計。藥吃完他這病就不犯了。
這就是抓住病機,你就可以把這個方子擴大應用范圍,凡是情緒緊張的,就可以用甘麥大棗湯。甘能緩急,中醫理論上不是有這樣的說法嗎?那這個方子不是挺好嗎?
提示:文中處方,僅供臨床中醫參考,非專業人士,請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