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人,光看背影,便會覺得特別迷人。阿珍便屬于此類女子,未見真容時,你會覺得眼前這個身材苗條的女子,年齡不會超過三十歲。然而,真相卻是,她已經(jīng)69歲了。人們沒見過她年輕時候的模樣,但從她現(xiàn)在的形貌,大抵可以推斷,她年輕時候應該算得上佳人一個。
可如今,時光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痕跡。阿珍喜歡游泳,每周都去游泳池,這是她最愛的一項運動。游泳最能塑造體型,她因此得以保持著令年輕女子都嫉妒的迷人身材。這不,有一天,她被一位名叫張三的男子盯上了。
男歡女愛,原本沒什么大不了的。雖然阿珍已近七旬年齡,但她是獨身,也擁有愛與不愛的自由。問題的關鍵,張三年僅29,而且是個大帥哥,并且有一個相親相愛的女朋友。這就頗不同尋常了。
老男人愛上年輕女子的故事,在古今中外,不勝枚舉,我們早就耳熟能詳了。大畫家齊白石五十八之際,娶回18歲小嬌妻,因此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活力,佳作不斷,還畫了一幅價值9200萬的藝術珍品。
翁帆在二十八的美艷光景,奮不顧身地投向時年八十二的楊先生懷抱,更成為世人皆知的大新聞。而外國人則把大叔愛上小蘿莉的故事,寫成小說《洛麗塔》,一不小心,成就一部經(jīng)典之作,至今廣為流傳。
然而,這些愛情故事里,多有些男權主義者的傾向??墒?,一個29歲的年輕男子,看上了一個69歲的老婦人,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后果呢?
為了得償如愿,這位被羅翔教授稱為法外狂徒的張三先生,早早就做好了諸多準備。當然,這些都在暗中悄悄進行著。
阿珍其時并不認識張三,他倆一明一暗。終于,小伙張三等到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雖然經(jīng)常鍛煉,但阿珍畢竟年事已高,生病在所難免。不得已之際,她去了醫(yī)院,做護理治療。
小伙張三恰恰在這家醫(yī)院實習,按理說,治療的事,應該由護理師負責,張三一個見習生,沒有執(zhí)業(yè)資格。然而,護理師那天恰好出差了,阿珍身體疼痛,急于治療,于是張三臨時頂位,干起了護理師的活。
小伙張三,人長得帥,嘴又特別甜。這樣的男子,放在女人堆里,總不免會被人視為吃軟飯者,但到底是受女人喜愛的。
護理在隔間進行,張三一邊護理治療,一邊問詢阿珍的情況。聊了幾句,張三言語便輕飄起來,后來干脆直接夸阿珍的腿長得漂亮,這簡直就是赤果果地開門見山赤誠相待了。
小伙張三本以為,這樣使勁贊美,便能收獲阿姨一笑。但阿珍清醒得很,好意提醒張三不可浮浪輕薄??墒?,了解到阿珍無兒女在身邊,又無夫君時,他已經(jīng)無法控制自己,如此近距離接觸,更讓他難以自控。于是,他在治療室里,強行侵犯了阿珍。
阿珍奮力反抗,但一個年邁的女人,又有病在身,哪里是一個年輕男性的對手。整個過程,她只能屈辱地接受一切。
阿珍何曾想到,在即將邁上七十歲的年輪時,遇到這種事。受了這般凌辱,她內(nèi)心恥感強烈。但這種事情,傳了出去,大約人們會罵她不正經(jīng)吧。因此,她沒有聲張,把當天臟污了的內(nèi)衣藏于泳池更衣室。
然而,經(jīng)此一劫,心中的波浪哪里會就此平靜。阿珍的女兒,長期在國外工作,她年老體邁,因此借居在一位好朋友家里。
這位朋友是男性,也阿珍年齡相仿,是個情深義重的男人,兩人同居一室,他雖有心栽花,但始終對阿珍以禮相待。阿珍呢,覺得自己住這里,又不付房租,過意不去,便去男人店里幫助。
男人呢,我們暫且稱之為李四吧。與張三不同,李四大叔是個老好人。其實,他也算有身份的人,年輕時候,創(chuàng)作了許多詩歌作品,現(xiàn)在仍然被稱為詩人,他的一些作品也被友鄰熟知。甚至,他去超市購物,還能碰到別人,對他打招呼。只是,詩歌的狂熱早已退潮,詩人成了落魄的人群。國內(nèi)外,皆相差無幾。
詩人李四的妻子去世多年,她在世時,最大的夢想,是開一家書店。李四妻子在世時,他未能圓她的夢想,妻子撒手離世后,他悲痛不已,四處籌措資金,開了一家書店,以慰其心。
實際上,李四并非善于經(jīng)營之人。用阿珍的話來講,他應該繼續(xù)寫作,雖然不至于養(yǎng)家糊口,但總算有低保,寫寫詩,可以溫暖余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對愛妻的掛念,讓李四開了這么一家書店。書店生意慘淡,但這并非讓李四大叔改變主意。阿珍得了空閑,便來書店幫忙,算是幫工。
李四希望阿珍以友人相待,但阿珍對文化人有著特別的尊敬,總稱李四為老師。李四呢,在妻子去世這么多年后,與阿珍的長久接觸中,被她打動,心下慢慢生出照顧她終老的想法。
李四大叔久不寫詩,但詩人觀人察物的本領仍在,阿珍的異常,很快被他發(fā)現(xiàn)了。他并不知曉發(fā)生了什么,只是不動聲色地問阿珍看病的情況,但此種事情阿珍哪里講得出口。
獨自一人,或夜深人靜時,阿珍常常發(fā)呆難過。慢慢地,此事如影隨行,影響著阿珍。終于有一天,她決定站出來。她對李四大叔坦白此事,李四大叔聽完,心中悵然,他希望壞人被繩之以法,陪她去警局報警。
然而,人們習慣了高齡男性對年輕女性的種種打擾,一個老婦人,被一個小四十歲的年輕男性冒犯,此事說出來,實在有些天方夜譚。難度自然極大。
警局立了案,調查了情況,卻發(fā)現(xiàn)阿珍口中的惡人張三,是醫(yī)院里的老好人。不但年輕,而且?guī)洑猓c人為善,從不作惡。李四特意去了醫(yī)院,似乎情況也是如此。
無奈之際,阿珍只好使出終極大招,將在泳池更衣室的內(nèi)衣提交警局,內(nèi)衣里有警察希望阿珍提交的證據(jù)。警察看到內(nèi)衣,傳喚了小伙張三,原本應該問罪,偏像是獵奇似的,問起種種細節(jié)。面對物證,張三并未否認。但他稱,此事乃你情我愿,他從未強迫過阿珍。而且,他還指出,他與阿珍住在同一小區(qū),早就見過面,阿珍去看病的醫(yī)院,也是他介紹的。
阿珍對此全無印象。加之,29歲帥氣的張三,怎么會看上69歲的老婦人,這種近乎荒謬的故事,也許是阿珍的杜撰。警察的調查結果,開始指向阿珍患有老年癡呆癥,許多事情其實是她主動為之,但她卻忘得一干二凈。
阿珍對此卻全無印象,此前,她從未見過小伙張三,去醫(yī)院看病,更不可能是張三的介紹。她提了一個介紹人,名叫張美美。然而,警察調查時,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張美美這個人。于是,阿珍更坐實了老年癡呆。
為了搞清真相,阿珍開始了艱難的求證過程。內(nèi)心強大的力量,推動她勇敢前行,然而,當她找到足以擊破小伙張三謊言的證人時,對方卻因利害關系不敢出庭作證。
與此同時,在與年輕警察的頻頻交往中,她的衣著和打扮常被拿來作說詞。言下之意很明顯,阿珍這樣一個老婦人,穿著顯然過于年輕了,一點不像老女人該有的樣子。可是,什么才是一個老婦人該有的穿衣打扮呢?
這樣的言語,和國內(nèi)一些詆毀女性的網(wǎng)絡事件何其相似啊。似乎,人們認為,一個女人穿衣過于單薄,便是向男人釋放某種錯誤的信號。阿珍這時對警察發(fā)出了靈魂之問:如果我尚年輕,是否便能將嫌犯張三抓捕歸案?
然而,警察沒有言語,默然以對。阿珍想將事情告知張三的女友,但看到他女友已有身孕,她最終于心不忍,掉頭離開。這時,張三途中碰到阿珍,再次奚落她,兇狠惡毒。阿珍內(nèi)心悲痛難言,陷于了巨大的悲痛。
幸好,李四大叔始終伴隨她左右,她才不至于倒下。但內(nèi)心始終有種信念,支撐著她,一定要讓壞人受到懲罰,不免,罪惡會越來越多。思來想去,她選擇了向公眾公開此事。她將遭遇的磨難,原原本本地寫下來,復印了幾百份。然后,走到小伙張三的樓頂,隨手一松,真相隨著散落的信紙,飄然落地。
以上故事源于韓國真實案例改編的電影,名叫《老婦人》,又名《69歲》。
片中阿珍,其實是孝貞,她的飾演者名叫藝秀晶,藝秀晶出演該片時,與劇中人物的年齡相差無已。這是一部致力于推動女性困境的電影,是韓國又一部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諸多影響的優(yōu)秀影片。
以戲劇表演為主的藝秀晶,憑借在片中的出色演出,演藝生涯首度摘獲第57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為了讓讀者更有代入感,電影中的孝貞用了阿珍的名字。至于張三李四,同樣用了指代稱呼。此類事件,不只發(fā)生在韓國,國內(nèi)同類案例亦不鮮見。
近年來,隨著農(nóng)民工境況的好轉,加之此前媒體對留守孩童的關注,留守兒童近年來的狀況好了許多。
與之相對,另一個特殊群體,留守老人,尤其是留守婦人的處境,令人堪憂。國內(nèi)不時有類似于《老婦人》的情況,見諸報端。
有些被訴之法律,惡人得到了懲處,然而,更多人老人因受困于文化、背景等各種原因,在受到傷害時,寧肯將屈辱帶進黃土,也不吐一字。阿珍勇敢于站了出來,但事實上,仍有更多的老婦人,在忍受屈辱。
韓國電影人向來敢作敢為,拍出了許多令人敬佩的優(yōu)秀作品,不但影響了無數(shù)人,更直接推動了法制的改變。
這大約是電影人最愿意看到的結果。世間的美好,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更需要全體人民共同美好。胖爺相信,隨著更多良知者的努力推動,隨著更多阿珍的出現(xiàn),世界會變得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