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上的好設計,通常在格局上會有空間阻隔的突破。看看近年來我們喜歡的家居設計,多半是動線流暢,視線開闊,不拘泥于房間的分區的。而要實現空間感,越大便越有發揮的余地,你甚至可以在十平米的陽臺上僅僅擺一張單椅看風景。于是擁有一個大house似乎更能實現我們對于居家的各種場景的想象。
小戶型配談生活方式嗎?設計師說,可以!
小空間的秘密,就藏在這些設計靈感里,分享經典案例一二:
▼33 ㎡電影編劇的家
這是一套高層公寓住宅,原始戶型為精裝修狀態。女業主在外從事電影編劇,自己1人會常住,父母偶爾會來探望,所以希望最大化滿足3人同時居住。
保持空間開闊性與采光的同時,增加收納功能。巧妙的處理隔斷和功能分區,讓居住場景可多變。同時滿足女主日常起居、讀書、物品整理收納。
面積雖小,但格局方正,功能分區還是一應俱全,生活動線也經過了精心設計。
柜體由臥室的衣帽柜,轉至書柜、茶水區,再轉至洗衣區、洗漱臺,通過柜體切割細分,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每一處尺寸,讓功能更完善、整體。
平面圖布置如上
從平面可見,這個戶型方正,可利用空間大,采光也不錯。那么其它的戶型呢?在有限的空間里,會有哪些可能性?
▼Cookies的第二居所LOFT
很多時候,城市的通勤是選擇居住環境的重要因素,屋主cookies的loft公寓位于天府一街的商業中心,為了工作更加便利,減少通勤的時間和精力。決定打造屬于她自己的私享空間,作為工作時的第二居所。
平面圖
打開挑空的隔層,直接拉長了我們的視覺,讓家的動線更流暢,空間感和通透性立見。隱藏燈帶的設計在各種房間角落都做了埋伏,全房無主燈,氛圍感卻做得很足。
如果說城市里loft的流行是一種年輕的生活態度的興起,那么個性化家居生活和生活中的自我表達便是設計關注的新焦點。它不同于大戶豪宅的身份彰顯,更多的是一種個性的表達。關注到未見空間,我們很容易看到一種貼近時代特征的年輕而不張揚的態度。
▼即使住老破小,也要看風景
坐標寸土寸金的上海,我們搜索了有限的素材,發現這個舊改設計是非常典型的大城市中的老破小改造。一邊是柴米油鹽的生活日常,一邊是花開花落的生活期許。
戶型逼仄伴隨的是采光差、缺乏通透性、空間利用率低等等惡意,加之老房的環境限制,改造的難度也相應更高。
從設計師的意圖來看,首先是考慮日常生活,可有可無的玄關變成了一組收納柜,同時臥室向外借了一部分空間。
難能可貴的在于,設計師并沒有因為日常生活的瑣碎,而放棄我們眼里的風景。即使再局促的空間,我們也能打開空間的想象。就像這個觀景陽臺,即使住在老破小,我們也要看風景。
最近我們常常帶著“有溫度的設計”來和老師們探討,什么是溫度?如何通過設計傳遞溫度?
如果說設計是價值觀的表達,那么價值觀可以是多樣的,我們從來不定義哪一種設計是“好”。只是作為媒體,不吹捧大師之作,不夸大舊改的意義,也不鼓吹豪裝,希望通過提供純粹的設計分享,獲取一點生活的靈感,其它的評說,交給各位看官。我們盡可能在尊重個體的同時尋找審美的平衡,傳遞一種“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價值觀。
以上案例來自予以設計、未見設計,以及互聯網素材,我們保留原創觀點,轉載或引用請聯系授權!
微信公眾號搜索“城市建造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